農曆新年已經開始倒計時了,在此給大家拜個早年~新加坡華人眾多,當然也都會春節,那他們過春節又有哪些風俗習慣呢?我們一起來看下「坡式春節」~
撈魚生
生意風生水起
撈魚生寓意來年風生水起。新加坡華人過年吃魚,生冷不忌,魚片放涼,撒上胡椒和辛香調味料,搭配蘿蔔絲等具有吉祥意義的蔬菜,使撈魚生七彩繽紛、喜氣洋洋。家人團聚在桌邊、用筷子挑起「魚生」,撈得越高越好,代表來年混得興旺和風生水起!

每放入一種配菜,都會說相應的吉利話:
比如放入魚生時會說:年年有餘;
放入乾果、花生碎時會說:金銀滿屋;
放入胡蘿蔔絲時會說:鴻運當頭;
放入酸柑肉時會說:大吉大利;
之後家人一起用筷子將盤中食材高高夾起,夾得越高,代表新的一年賺的越多。邊撈邊說吉祥話,撈起!撈起!如廣東話的「撈喜、撈喜」,拉越長也帶有長壽的寓意。
吃肉乾
新年圖個好彩頭
在新加坡過春節有個獨特的習俗,就是大吃肉乾。肉乾可以說是新加坡新春佳節的必備年貨之一。近年來我們國內也可以買到這種肉乾,又稱肉脯。

這是一種用豬肉做成的特殊的燒臘,香甜可口,一塊一塊的, 每片都很厚實。每逢農曆新年, 新加坡的各大肉乾店前就會大排長龍,過年的氛圍簡直被烘到了頂點。
每家都會買些肉乾,是一種「豪氣」的象徵,既能大快朵頤,又可以圖個好彩頭。
送橘子
大吉大利,好事成雙
新加坡的春節也有登門拜年的習俗,不同於中國拎著大大小小的禮品禮盒走親訪友,在新加坡,一對橘子就代表了足夠的誠意!

這寓意大吉大利,好事成雙。春節期間,新加坡人會帶兩隻桔子用一個漂亮的袋子裝著登門拜年;雙數有吉祥的寓意,兩隻代表著「好事成雙」;而臨走的時候,主人家也會回贈客人兩隻桔子,俗稱「換橘子互贈吉祥」。
發紅包
只要沒結婚,不管多大年齡都可以收紅包
這是華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是長輩對晚輩的一種祝福,也是春節的樂事之一。跟中國一樣,在新加坡,只要沒結婚,不管多大年齡都可以收紅包。
此外,新加坡未婚的長輩是不可送晚輩紅包的,因為在新加坡的習俗中認為:非婚男性送晚輩紅包,會難以娶妻,而非婚女性送晚輩紅包,會難以嫁人。

相應的,凡是已婚者,也就具備了派發紅包的「資格」了,過年期間出門記得包里放一些小額的紅包,如果遇到認識的朋友的孩子,就可以發給他們讓他們壓歲了。
在新加坡一般8新幣10新幣,如果感情好的就看自己的心意了。不過一般包的都不大。
寺廟祈福
風調雨順,平平安安
在新加坡的華人每逢新年,都有必不可少的風俗習慣,那就是去寺廟拜拜,以求在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平平安安。

吃年餅
風調雨順,平平安安
在新加坡,年餅有很多種類,其中最受歡迎的是黃梨撻。金燦燦、一口一個的黃梨撻是過年必備的傳統點心,和台灣鳳梨酥不同,這個黃梨撻外皮曲奇口感,內餡輕盈酸甜。為什麼坡人春節一定要吃黃梨撻呢?因為黃梨在福建話中的發音是Ong Lai,與「運來」諧音,因此象徵著一年的好運氣哦。

怎麼樣?以後在新加坡過年,知道都幹啥了嗎?虎走留福,兔來送春!兔年祝大家「兔」飛猛進,學業事業都順利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