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媒體報道,自新加坡政府於3月推出社區QR碼以來,有眾多的新加坡居民根據QR碼反映了眾多的社區事務問題。
據悉,在過去的兩個月時間裡,新加坡政府共收到了35個個通過這些QR碼提交的通報,其中兩個用華文填寫。
QR碼是二維條碼的一種,QR來自英文「Quick Response」的縮寫,即快速反應的意思,源自發明者希望QR 碼可讓其內容快速被解碼。QR碼比普通條碼可儲存更多資料,亦無需像普通條碼般在掃描時需直線對準掃描器。
對此,新加坡政府表示,將試行「簡便一聯通」QR碼通報服務添加新語言,特定組屋的居民若發現環境髒亂、公共設施失修等問題,如今也可用華文提交反饋。

據悉,試行計劃於今年3月29日展開,新加坡政府在武吉知馬道義(Toh Yi)、金文泰和三巴旺的46座組屋張貼了83個QR碼。居民只要掃碼就能輕鬆通報社區事務問題,無須下載「一聯通」應用。
對此,新加坡政府指出,這些雙語QR碼共被掃描315次,說明有更多居民留意到這個新的反饋渠道。
疫情下的SafeEntry QR碼
除了上述的社區QR碼,新加坡政府此前還推出了為了防護疫情的SafeEntry QR碼。
據悉,新加坡全國性的數碼登記系統SafeEntry的運作已經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到訪商場、辦公樓、學校、療養院等等公共場所都須用身份證登記或是用手機掃描二維碼,為自己出外行蹤做個記錄。
這個數碼系統給人們提供了方便,省卻了進出公共場所用筆登錄的麻煩,提高了有關部門監測人流的效率。
這個系統相對容易推廣,現在公眾在路邊乘搭德士也得掃描車內的二維碼,巴士和地鐵則有待納入這個系統內。
接下來,出席宴會、看電影、聽音樂會也許都要通過SafeEntry,人們將會逐漸習慣這個新常態。

目前新加坡民眾可以通過三種途徑使用SafeEntry系統登記進出時間:
1、掃描二維碼
2、掃描帶有條形碼(Barcode)的身份證或是其他官方證件
3、使用SingPass應用
為了加強追蹤新冠病毒接觸者的工作,SNDGO呼籲新加坡民眾在掃描登入後,離開時也別忘了登出,SNDGO也通過SingPass應用簡化了流程,希望鼓勵更多人完成登出工作。
完成登入和登出工作可確保數據更加完整,這將有助於冠病追蹤團隊更快且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也可幫助他們喚起人們的記憶,回想自己去過哪裡和做過什麼。
SNDGO也呼籲商家在出口處清楚而顯著地展示出二維碼,以提醒人們登出。這將有助於提供準確和有用的詳細信息,例如在有關地點的逗留時間,從而使追蹤團隊更有效率地辨識出新冠肺炎患者身邊的潛在近距離接觸者。
新加坡的掃碼支付 搜索
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新加坡,新加坡的電子掃碼也十分發達。此前,新加坡推出了全球首個統一的QR碼—SGQR。
據悉,SGQR是全球首個統一付款QR碼,它支持27種支付模式,包括PayNow、NETSPay、PayLah!和GrabPay等新加坡本地付款應用,以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海外應用。

消費者在付款時,可從櫃檯張貼的SGQR標籤知道商家接受哪些付款應用,在手機上打開其中一款應用,掃描SGQR碼並輸入所需支付的金額,就能完成付款。
新加坡金管局指出,在逐步更換QR碼的過程中,會出現部分商家只張貼一個SGQR碼,一些商家依然張貼多個QR碼的情況。在此期間,消費者可以繼續掃描不同付款應用的QR碼完成付款,商家也可以向收單方(acquirer)查詢進展。
另外,金融管理局計劃開放FAST即時電子轉帳系統,讓非銀行機構加入。這也意味著一旦私人企業或政府機構的電子錢包連接到FAST系統,用戶可隨時為電子錢包充值,用戶之間也能轉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