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指出,半個多世紀以來,新加坡一直堅持推行雙語政策,並取得良好效果。
他昨日在李光耀雙語基金成立10周年慶祝活動上說,本地孩童在雙語環境中長大,終生受益於通曉兩種語文。學習兩種語文很艱辛,但許多接受本地教育的國人卻很慶幸自己付出努力。那些到海外創業的人已驗證擁有雙語基礎的優勢。
他表示,建國總理李光耀由衷相信,雙語政策對新加坡的成功至關重要,每個孩童應及早開始雙語學習,而李光耀雙語基金將為促進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愛起到催化作用。
李顯龍說,新加坡選擇英語作為商業和行政的工作語言,但希望保留母語以加強文化根基,這是新加坡身份的核心,也是我國雙語政策的基礎。
他表示,將繼續加強新加坡的雙語建設。
與此同時,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在致詞時則表示,在因意識形態競爭和分歧而面臨分化危險的世界,將雙語能力作為建立身份認同的根基,比過去任何時候更重要。
他在提及新加坡推動雙語教育的重要時說,世界因意識形態、文化或治理制度上的競爭和分歧而面臨分化,因此新加坡更應發揮獨到之處,彌合分歧,與世界不同地方、擁有不同觀點的人建立聯繫。
他說,隨著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在經濟、政治和文化領域變得更強大,雙語能力也將鞏固新加坡人了解這些地區,與它們聯繫並發揮影響力的能力。
陳振聲也說,在不同意識形態、觀點和價值體系相互爭鳴的世界裡,新加坡的雙語能力不只是對特定語文的認識,也為新加坡人提供一套界定身份認同的共享價值觀和觀點。
「否則,我們可能不知不覺被牽扯進世界其他地方發生的文化競賽,或是受外部勢力影響,誘使我們簡單地在本地『即插即用』,卻沒有好好了解我們自己的環境和需要。」
陳振聲說,新加坡在推行雙語方面的努力不止於鼓勵和促進新加坡人學習和掌握作為工作語言的英語以及各自的母語,更是打造新加坡人特殊身份的承諾,讓新加坡人能理解和彌合跨文化差異與相互競爭的觀點和意識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