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現在大環境不好,經濟下行,但其實小藍認為並不是這樣的。未來2-3年,新加坡在六個領域將經歷增長,並迫切需要擁有以下24種特定技能的人才!俗話說得好,沒有永遠穩定的工作,只有不斷提升的技能。如果你還處於職業迷茫中,不妨來看看以下內容吧!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啟發!
新加坡深層次的精深局前日推出了一份引人注目的《未來經濟技能需求》第三版報告。該報告總結了未來2至3年內將提高競爭力的24項關鍵技能。
精深局的預測表明,這24項技能將在關護、數字化和產業4.0等三個高增長領域中迎來需求的增長。

在這其中,企業管理、數據管理和生產管理仍然是新加坡經濟中最為主要的技能類別。
過去十年中,溝通能力、創造性思維、問題解決能力、自主管理以及協作能力這五項「關鍵核心技能」一直是僱主最為重視的技能。

除了上述提到的技能需求,新加坡精深局還明確了未來六個高增長領域的工作。

新加坡政府出錢出力幫失業者重回職場
精深局剛剛發布了報告,而新加坡理工學院也緊隨其後,根據最新的《未來經濟技能需求》報告,調整並制定相關技能提升課程,以培養所需的人才。
新加坡共和理工學院已經相繼推出了環境與企業可持續發展專業文憑以及碳管理培訓課程,這也是新加坡在這個領域首次設立的畢業專業文憑課程。
另一方面,淡馬錫理工學院推出了非全日制的商業實踐可持續發展文憑課程,以及環境技術與能源可持續發展專業文憑課程,並編制了受僱前培訓(PET)與持續教育與培訓(CET)的課程內容。這些舉措旨在滿足未來六個高增長領域對於特定技能的需求。
根據最近發布的「新加坡攜手前進」報告,新加坡當局計劃推出一項新的援助計劃,專為非自願失業者提供支持。該計劃不僅包括財務援助,還覆蓋職業指導和就業支援,旨在幫助失業者重新找到適合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新計劃側重於支持再就業,而非僅僅提供失業援助。政府還計劃通過增加技能創前程培訓補助、提供處於職業生涯中期的員工和資深員工培訓津貼等方式,支持員工實現終身學習,提升技能水平。這一系列措施旨在更全面地支持失業者,促使他們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職業環境。
新加坡的政府通過推出新的援助計劃以及支持再就業的措施,為人們提供了更方便的進修和轉行機會,進一步促進了靈活的職業發展。這可能是為什麼最近的調查顯示近半的新加坡員工在一年內考慮離職的原因之一。
根據安永(Ernst & Young Solutions)的調查,員工們有意離職的原因可能包括更好的整體福利、更具競爭力的薪酬套餐以及更靈活的辦公模式。然而,與此相反,大約75%的老闆認為,經濟增長放緩可能會減緩員工的離職慾望。
調查還揭示了靈活辦公已經成為雇員的基本要求,只有13%的知識型員工表示願意完全在辦公室里工作。這反映了現代工作趨勢中對更具彈性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方式的不斷追求。

近年來新加坡就業趨勢:文憑不再重要,拼的就是實力!
根據最新的數據,新加坡的就業率已經達到歷史新高,而許多行業正面臨解決人才短缺的挑戰。一項調查列舉了2023年新加坡的十大熱門職業及相應的平均年薪範圍。
這些熱門職業包括人工智慧(AI)工程師、數字營銷人才、機器人工程師、全棧工程師、後端開發人員、數據專家、開發運維工程師、數據工程師、網絡安全專家和社區專家等。

根據新加坡人才招聘品平台NodeFlair的報告,初入行的軟體工程師在新加坡的月薪中位數為5000新幣,高級工程師為8000新幣,而經理級工程師則為1萬3750新幣。軟體工程師職業的薪資平均增長率達到7.6%,其他科技崗位的薪資也都有顯著增長,例如移動設備工程師薪資平均增長11.73%,區塊鏈工程師薪資平均增長15.62%,數據工程師薪資平均增長9.51%,數據分析師薪資平均增長9.08%。這反映了科技領域在新加坡市場上的高需求和相對較高的薪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