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和柔佛之間旅行的人們可能很快就能在邊境兩側享受免護照通關,以及享受數字化的貨物清關流程,這些是新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SEZ)正在探索的「早期舉措」之一,旨在促進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之間的跨境經濟互聯互通。

圖源:臉書
01 新柔經濟特區的背景
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簡稱新柔經濟特區)的構想,是由馬來西亞經濟部部長拉菲茲於去年7月提出的。他認為,柔佛州和新加坡有著相近的文化和歷史,也有著互補的經濟優勢,可以通過建立一個經濟特區,打造一個跨境的經濟合作平台,促進兩地的互聯互通和互利共贏。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部長李智陞對這個構想表示歡迎和支持。他表示,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有著深厚的友誼和合作基礎,也有著共同的利益和目標,新柔經濟特區將有助於促進兩地的經濟復甦和增長,也將為兩地的民眾帶來更多的就業和生活機會。

圖源:8world
三個月後,在新加坡舉行的新加坡-馬來西亞領導人務虛會上,李顯龍總理將擬議中的經濟特區描述為「實質性且有前途的項目」,除其他外,此為世界上最繁忙的過境點之一,該項目應為在長堤兩側工作的人們帶來更順暢的旅行。
02 歷史性的時刻——兩國簽署經濟特區諒解備忘錄 經過半年多的磋商和籌備,兩國政府於周四(1 月 11 日)在新山,由新加坡貿工部長顏金勇和馬來西亞經濟部長莫哈末拉菲茲南利簽署了一份關於新柔經濟特區的諒解備忘錄 (MOU),正式啟動了這個項目,並制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經濟特區協議框架,李顯龍總理和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易卜拉欣見證了這一歷史性的時刻,表達了兩國對新柔經濟特區的高度重視和期待。

圖源:8world
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Ministry of Trade & Industry,簡稱MTI)和馬來西亞經濟部表示,兩國將探討多項「建設」經濟特區的舉措,包括更迅速地在陸地檢查站通關,以及促進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之間的可再生能源合作。
根據諒解備忘錄,新柔經濟特區的目標是: 促進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之間的經濟互聯互通,打造一個高效、便捷、安全的跨境合作平台; 發揮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比較優勢,吸引和培育高附加值、高技術、高創新的產業和企業,提升兩地的經濟競爭力和活力; 推動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在可持續發展、可再生能源、數字化轉型等領域的合作,應對全球和地區的挑戰和機遇; 為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民眾提供更多的就業和生活選擇,提高兩地的福祉和幸福感。
03 經濟特區的前景
新柔經濟特區的具體內容和範圍,目前還在兩國政府的討論和規劃中。根據諒解備忘錄,兩國將成立一個由貿工部和經濟部共同領導的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委員會,負責制定經濟特區的框架協議,確定合作的經濟領域和經濟特區的地理覆蓋範圍。

圖源:8world
該委員會將向由國家發展部和經濟部共同主持的馬來西亞依斯干達聯合部長級委員會(JMCIM)報告,並在今年下半年向兩國領導人提交最新情況。 根據聯合聲明,兩國將「探索建設經濟特區的多項舉措」,包括以下這些: 柔佛州一站式商業或投資服務中心; 雙方實行免護照二維碼通關制度 ; 陸路檢查站貨物清關的數字化流程 ; 共同舉辦投資者論壇,收集企業對新柔經濟特區的反饋 ; 促進馬新自貿區可再生能源合作 ; 策劃培訓以解決經濟特區各行業的人才和技能差距 ; 開展柔佛州和新加坡之間的聯合促銷活動,以促進經濟特區的貿易和投資 。

圖源:8world
各部委表示:「這些早期舉措體現了雙方的合作精神以及對新柔經濟特區推動經濟增長的共同利益。」
雙方還同意制定新柔經濟特區框架,確定合作的經濟領域和經濟特區的地理覆蓋範圍。
該諒解備忘錄還設立了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委員會,由貿工部和馬來西亞經濟部共同領導。
經濟特區聯合聲明
聯合聲明稱,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依靠柔佛州的強勁增長和新加坡在該地區的重大投資」。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同比增長18.9%,到2022年達到1530億新元。2022 年,柔佛州的投資額達 706 億令吉(202.6 億新元)。當年1月至6月,新加坡是柔佛州第二大外國投資者,占柔佛製造業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的約70%。
新加坡貿工部長顏先生在聲明中表示,經濟特區「凸顯了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政府和商界密切合作所能取得的成就, 他說:「這將為雙方發揮互補優勢、抓住共同發展機遇搭建橋樑。」
拉菲茲補充說:「該項目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可以加強貨物和人員的跨境流動,並提高柔佛和新加坡的經濟吸引力。我完全相信,這一倡議將預示著我們雙邊經濟關係變革篇章的開始,為我們兩個偉大的國家帶來無與倫比的互聯互通和繁榮。」
周四早些時候,李總理和安瓦爾先生還舉行了會面,慶祝新山-新加坡捷運系統(RTS)連接項目雙方均達到了 65% 的建設里程碑。RTS Link 服務預計於 2026 年 12 月開始運營,將連接新山的武吉查加爾 (Bukit Chagar) 和新加坡的兀蘭北 (Woodlands North),高峰容量為每個方向每小時 10,000 名乘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