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部推出新制度促進工地安全 業者和工人怎麼看?

Hougang Citrine預購組屋項目建築工地。(圖:陸佳麗)

人力部加強力度,以「賞罰分明」制度促進建築承包商對工地安全的重視,對此,受訪的建築公司表示,這將讓管理層和員工更積極確保工地安全。
為了提高建築承包商對工地安全的重視,人力部將在今年4月擴大保障安全淘汰框架涵蓋的範圍和調高安全評估比重。
政府也會通過獎勵方式,鼓勵承包商在提交計劃書時就把安全納入考量。標得5000萬元或以上政府建設項目,並有良好安全記錄的承包商,也將能獲得獎金表揚,並且必須把獎金分發給分包商和員工。
剛在去年標得兩項總值8億元的公共建築項目的本地企業擴展建築私人有限公司創辦人李勇綿表示,雖然新措施4月份才實施,但公司早在一年多前就已經開始採用人工智慧和無人機監督工地。他相信,公司原本就重視工地安全,在投標項目時會占優勢。而且,他也發現,事故減少,需停工的時間也相應減少,從而提高了生產力。他認為,加強版措施落實後,將讓員工更能體會到何謂「工地安全人人有責」。
「安全其實是所有進入工廠的所有的人的問題,所以能夠把這個獎金,能夠分享給所有的人,所有的工友也好,或是我們的管理組,就會積極地認為這也是他們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而不是只是比如說領導層所要積極推行的一些政策或是計劃。」
在本地工作已有十年的建築工人周青春則認為,新措施能鼓勵員工更主動地向管理層反映安全隱患。
「我們發現問題我們也會反饋上去,他們也會很及時的幫我們解決掉。他們也是每天走現場嘛,他們發現問題也會及時的跟我們說,要教我們怎麼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