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不同民族在新加坡自然地融合,是很有趣的現象。來新加坡怎麼能錯過這裡的民族特色街區呢?看一看網友「光中之光」推薦的新加坡旅遊路線,感受華族、馬來族和印族在新加坡的印記。
牛車水
牛車水(Chinatown)主要集合了中華文化傳統產品,基本類似於成都的錦里、天津的古文化街、北京的南鑼鼓巷等等,對於中國遊客來說其實沒什麼好逛的。牛車水這裡吃的東西很多,川菜、 東北菜、燒烤、涼皮兒、麻辣燙什麼都有,大家想家了可以來吃一吃,還是很正宗的。
再往裡走,能看到一大片小攤販賣吃的小販中心。隨便吃一點大概一個人幾塊錢,再買一杯飲料,特別推薦甘蔗水、檸檬茶、酸柑水和奶茶,咖啡也不錯。地鐵A出口出來大路旁邊的林志源肉乾,比較出名,可以買幾片當零食吃。

牛車水(圖片來自google)
牛車水附近有很多廟,比如佛牙寺和天福宮,天福宮在廈門街,要走一陣才到。佛牙寺相當金碧輝煌,樓上供奉著釋迦摩尼佛牙舍利(世界唯二,另一顆在斯里蘭卡),二樓、三樓也有一些關於佛教的展覽,非常值得一去。天福宮則是典型的移民寺廟,裡面供著佛祖、 菩薩 、關公、孔子、黑白無常、開漳聖王、城隍、各種各樣的神,大家可以去團拜,天福宮坐落在廈門街, 福建會館對面。可以乘搭地鐵藍線到直落亞逸站下。

新加坡佛牙寺(圖片來自google)
而天福宮背後的club street和安詳山也是非常有文藝氛圍的街道,很適合拍照和休息。有不少很有情調的小酒吧和咖啡館,適合在這裡小憩。
小印度
小印度 Little India,到站一開門,就「好像每個人都有特彆氣味,聞了才發現那是咖喱作祟,上來走過竹腳中心 Tekka Center,看到一大堆印度朋友亂穿馬路的地方(serangoon road)。」

小印度的鮮花店,鮮花是用來拜神的(圖片來自google)
小印度的商業街要狠狠砍價。東西還都挺好玩的,都是印度風情的裝飾物啊小飾品之類,也有衣服什麼的,多數攤主都能講簡單的中文。女孩子小朋友們可以去在手上畫個henna,純天然染料,一星期左右就自然褪色了,大概是8-15塊錢。
門口幾家印度糕點店,點心看著挺神奇的,有那種金箔銀箔那種,可以買幾塊嘗嘗,還算挺好吃的(很甜),也不貴,3塊錢足夠吃的了。順著小印度的街一直往裡走,有一座很大的印度廟,屋頂上面有好多神像,可能有密集恐懼症的朋友看著有點不舒服,不過也是應該去遊覽一番的,記得進門要脫鞋。

道路兩旁還有很多印度服裝店和餐館,你接受的話可以去嘗試一下。如果你是在印度節日來的話,還會遇到節日集市,也是相當熱鬧的。
馬來村
甘榜格南Kampong Glam,有馬來蘇丹皇宮,也就是馬來文化博物館和馬來街,裡邊有本地土著馬來蘇丹以前的宮殿(不要拿來跟故宮比)、船、車等等,院子裡不要錢,博物館要4塊錢。附近有金頂大清真寺(限時開放,進門請脫鞋)。

清真寺(圖片來自google)
周邊都是馬來、中東風情的街道,可以買到一些馬來風情的飾品、服裝等等,也有不含酒精的香水。然後隔壁不遠就是短小精悍又大名鼎鼎的Haji Lane(哈芝巷),以及阿拉伯街Arab street 小店很多,很適合拍照。

哈芝巷的一段(圖片來自google)
克拉碼頭 Clarke Quay
克拉碼頭也是一個很有特色的街區,是新加坡夜生活的核心區域。酒吧、餐館,燈紅酒綠,音樂交織。沿著新加坡河有很多餐廳可以吃東西,價錢上可能會比居民區的小販中心貴一些。在克拉碼頭的珍寶JUMBO吃海鮮,要提前預約,人均消費大概要80-90多新幣。
如果覺得貴,可以到河邊的商場裡邊隨便吃點什麼,吃飽了就可以到河邊走走,碼頭邊上有一個不停變換顏色的天棚,感受一下新加坡的夜生活。這邊的酒吧都很規矩,基本不會有黑店,吃飽喝足之後不妨找一間有特色的店小酌幾杯,非常愜意。

克拉碼頭夜景(圖片來自google)
河對面的Boat Quay(駁船碼頭)也是很多酒吧和餐館,酒吧基本還好,餐館會比較貴。喝多了之後可以看看有沒有酒壯慫人膽,玩玩那個大鞦韆和大皮筋。這兩個超刺激的娛樂項目擺在非常明顯的地方,老遠你就能看到那20來米高的柱子。
AW丨編輯
HQ丨編審
光中之光丨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