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黃循財正式從李顯龍手中接過新加坡總理大權,就此治理新加坡達近60年的「李氏時代」正式宣告結束,而剛剛50齣頭的黃循財,未來將有20年時間來證明自己。然而人們也不禁要問,出身公務員的他,能否帶領新加坡開啟新的輝煌。
1997年就已經進入政府系統,「公務員」成了黃循財身上最顯著的標籤,人們擔心長久在新加坡公務體系內,會讓他缺乏對世界的了解,尤其對於全球政治的敏感度。可很快黃循財就在重大國際議題上,給出了自己的態度,而且也贏了一片掌聲。

如果說現在的俄烏戰爭、巴以衝突是全球熱點,那麼接下來中美關係、台海問題將會逐漸取代他們,成為全球關係中最重要的課題。而新加坡因為與中國獨特的關係,他們的態度也備受全球關注。
對此黃循財表態,自己會遵循新加坡的一貫立場,那就是在中美之間不站隊,會優先考慮自身利益,但他也表達出,對美對中進行所謂小院高牆式的打壓,這種用經濟工具實現地緣政治的目的十分危險,也將給世界帶來傷害。而對於台海問題,黃循財展現出自己的別樣智慧與堅決態度,這一點在其他國家的發言中並不多見。
他表示新加坡會長期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台獨」,也絕不允許自己被「台獨」事物所利用。

黃循財及夫人
黃循財的表態也彰顯出,新加坡與大陸及台灣獨特的關係,多年來台灣一直企圖與新加坡建立良好的關係,也希望利用新加坡獨特的優勢,來為自己做大內宣。而新加坡獨樹一幟的成功,更成為島內各縣市長借鑑的對象,就比如趙少康就對新加坡推崇備至。
然而新加坡在處理對台關係上卻十分謹慎,多年來始終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這讓島內某些勢力十分不滿,一度醜化和抹黑對方。如今他們寄望黃循財可以改變這一切,結果對方几乎沒給他們反應的時間,快速進行打臉。

而新加坡各界也對黃循財的表現十分滿意,認為他有足夠的能力,接過李顯龍的衣缽,可以在複雜的國際關係中,繼續讓新加坡立於不敗之地。
在接受《經濟學人》專訪被問到新加坡算不算美國盟友,他如此說道:新加坡不是美國盟友,而是重要的安全合作夥伴。新加坡從美國購買科技和武器,同時也允許美國使用新加坡的空軍和海軍基地,這在某種程度上算是一種交換。
由此不難看出,作為一個小國,新加坡在與中、美相處時,知道彼此的分寸在哪裡,絕不碰觸對方的紅線,這對新加坡來說或許是無奈之舉,但也是聰明之舉。國與國相處與人一樣,同樣需要邊界感,在這方面新加坡確實有自己的一套東西,而黃循財也必然會遵循它的一貫策略,這對新加坡人來說,也算是很大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