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意在新加坡開展業務的企業而言,獨到的投資眼光是非常重要的,抓住風口行業才能事半功倍,這也是出海企業必須關注的重要議題。

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新加坡電力市場的發展前景,旨在為大家提供全面的信息和支持,以便更好地應對企業出海帶來的挑戰和風險。
低碳電力市場龐大
根據氣候債券倡議組織與Fitch Solutions聯合發布的《公司與氣候變化》報告顯示,到2032年為止,高碳排放的發電方式在亞太地區的電力構成中仍將占據主導地位。

然而,隨著亞太地區能源轉型的步伐加快,這為低碳電力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遇。麥肯錫預測,為了實現2030年至2050年間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東南亞的年度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需要增長7至12倍,並預計將吸引高達1萬億美元的投資。
新加坡成為東南亞最具吸引力的地區
面對這一龐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場,許多國際大型商業和工業用電企業紛紛制定了積極的脫碳計劃,加強在東南亞的投資與合作,同時優化自身戰略,深入參與可再生能源價值鏈的本地生態系統,以捕捉更多機遇。

新加坡因其成熟的金融體系和經濟低風險前景,在該地區風險評估中得分最高,成為東南亞吸引外國投資開發低碳電力最具吸引力的市場。
如Vena Energy企業已經採用了中樞輻射模型,即以新加坡為區域總部,同時在東南亞各市場部署本地團隊。
政府已出台政策大力扶持
新加坡致力於推動電網脫碳,根據「2030年新加坡綠色發展藍圖」,預計到2035年,新加坡將通過區域電網從東南亞進口多達4吉瓦的低碳電力,約占預計電力需求的30%,並將繼續推進太陽能發電、能源儲存和低碳替代技術(包括氫能)的發展。

在最新的財政預算案中,新加坡宣布成立未來能源基金,支持能源轉型基礎設施建設,並幫助中小企業採納綠色解決方案,將綠色貸款支持和節能津貼等政策擴展到製造業、建築業、海運業、數據中心等多個領域。
在全球加速脫碳的背景下,新加坡扮演著橋樑和基地的角色,未來,新加坡政府將支持全球企業推動區域內低碳解決方案的商業化發展和實施,攜手共進邁向更加綠色和可持續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