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剛剛開工,來找小元溝通的朋友非常多,如果我沒有及時回復到大家,還請見諒,如果您有問題,可以先給我留個言,我看到了一定會及時回復大家的!
今天,我主要想回答一個大家普遍會問到的問題,即有些崗位要求吧,自己沒有百分之百的符合,以至於看好了也不敢下手,該怎麼辦?
其實,這個問題我很有共鳴,在我剛打算出國工作之前我也會有這樣的想法。就比如說,我的英語其實不是很好,但是我所應聘的崗位要求英語讀寫能力良好。
於是,我在面試之前,可以說是做了充足的準備,並且向已經在新加坡工作了一段時間的「前輩」,討到不少面試技巧,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也是面試成功,成功入職。真正步入工作以後,的確會經常用英語去溝通,但這也倒逼我去學習,在新加坡的這幾年我的英語能力也是得到很大的提升。
說了這麼多,我想要告訴大家的是,不要有畏難心理。出國工作這件事真的沒有必要追求百分之百的把握,網絡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就是,這個世界就是一個草台班子,雖然帶點調侃的意思,但是仔細品品,也有那麼點兒道理。

甚至可以說,只要你符合一半的條件就可以投簡歷的,或者說是達到某些核心關鍵的要素即可,對於非核心的差距,不必過於擔心。
因為說實話,除非你面試的是非常高端的崗位,不然的話大多數都是培訓一段時間就可以上崗的,所以只要和你在國內做工作相吻合,就大膽的面試就可以了。這就是第一個要素,符合核心條件就可以投簡歷了,不要有畏難心理。
最近,小元身邊就有一個很實際的例子,一位想要面試普工的朋友就很糾結,他想要入職的這家工廠是一家食品廠,僱主需要幾名食品包裝工,崗位要求有此工作要有經驗才可以,這位朋友就犯難了,他確實在國內一直在廠子裡打工,但卻不是食品廠。

我一聽,我趕緊勸他,不要想太多。其一,很多普工是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在網上學學,在家試試基本就可以上崗的,人家僱主要的就是你踏實肯干、肯付出;再一個,所有人員不管你有沒有經驗,到新加坡後都得重新培訓,所以不要因為你覺得配不上這份工作沒有經驗就不去面試!
以上是第一個要素,總的來說就是要大膽嘗試,別因為崗位要求高就打退堂鼓,完全沒必要自己嚇自己。其實很多招聘條件並非絕對的硬性指標,甚至在企業長期招不到合適人選時,標準往往會降低 。
況且,到新加坡入職後一般都會安排培訓,只要不是對技術和語言要求特別嚴苛的工作,都值得你勇敢投遞、積極爭取,說不定就能意外收穫一份好工作呢!

說的有點多了,咱們再來看第二個要素,在新加坡找工作,是可以一次性多找幾個崗位來作為參考的。目前新加坡面試壓力並不小,技術工還好,如果是普工的話一定要多找幾個單子同時進行比對,和僱主溝通能完整的了解這個公司的詳細內容等,然後找一個最適合自己的。
你無需有心理負擔,覺得這樣做不道德,這完全是正常的求職策略。在你權衡不同崗位的過程中,僱主同樣也在對其他面試者進行考核篩選 ,大家都在為自己爭取更優的選擇。

但是,小元要提醒大家在求職面試時,合理安排時間與精力尤為重要。每場面試都需要充足的準備,否則可能會因時間衝突,或是準備不充分,影響面試發揮。
我給你一個建議,可以製作一份詳細的日程表,把各個面試的時間、準備所需的時間都規劃好,這樣能讓一切都井井有條,助你在面試中展現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