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屋裝修。(聯合晚報)
作者 侯佩瑜
花錢買下政府組屋,榮升屋主之後,就是你說的算,愛怎麼設計就怎麼設計,可以隨意敲敲打打把房子裝修起來嗎?
並不是。
雖然每名新加坡屋主都想把屋子裝修成自己的「夢想之家」,不過一些想法和「設計概念」,可能會影響到整座組屋建築結構的安全,或鄰居的人身安全。
因而,要拆除哪道牆壁、把哪條管子「封」起來、換扇大門等,都得先向建屋局請示,還得嚴格遵守裝修條例,因為違例裝修者可被罰款高達5000大元。
建屋發展局從2018年至2020年,檢查超過3萬8000個組屋單位,就發現大約190個組屋屋主和承包商未經當局授權就進行裝修工程。
違法項目包括過度拆除牆壁、未獲建屋局批准擅自裝修,或在獲准裝修時間以外的時段裝修。
一般裝修商都很了解這些條例,但對裝修一知半解的屋主很容易忽略了而觸犯,紅螞蟻就整理出幾點,幫助大家避免不小心「踩雷」。
1、不能過度拆除牆壁
拆除牆壁是讓住家變得更寬敞,重新規劃空間的最快捷的方法,然而不是每一道牆壁都能拆。
普通的磚牆可以拆除,但如果是結構牆(又稱承重牆)或柱子,絕對不能拆除。 任何可能影響建築物外牆、形式或公眾安全的改動,都是不容許的。
尤其是雙層公寓式組屋(Executive Maisonette),敲擊和拆除承重牆、柱子、樑柱、樓板和樓梯等結構支撐部件是違法的。

紅色標出的牆壁屬於承重牆和柱子,不能拆除。(Stacked)
像拆牆(即使是部分或全部)這類裝修項目,負責的裝修商須獲取建屋局的書面同意。
2、不能任意將大門換成更便宜的非防火門

逃生路線。(Stacked)
目前在公共走廊的單位,不需換上可抵火力的大門,但為了安全起見,安裝防火門仍是利大於弊。 以下兩種情況是強制規定安裝防火門的:
如果你的單位大門在通向火警逃生通道上,在目前的防火條例下,在電梯出入處和樓梯三米範圍內的單位大門,必須裝置可抵擋半小時火焰的防火門。而防火門也得安裝自動關門配件,且有當局的認證標籤。
這是因為,發生火災時,防火門將確保煙霧不會進入樓梯,居民可以迅速安全的逃生。
如果建屋局原本已為你的組屋單位提供防火門,更換的大門得須符合防火標準。
在上述情況下更換防火大門,都得先須向建屋局申請書面同意書。如果屋主裝修時改動消防設計,如裝置或搬遷防火門,也須安裝防火警報系統。
3、地磚與石灰的總厚度不得超過50毫米

鋪地磚。(聯合早報)
有地板飾面的單位,在鋪設新的飾面地板時,只要不增高地板作為平台、不使用水泥、無需敲劈、移開現有的地板飾面,就不需要申請裝修准證。
然而,如果敲掉地板,重新鋪設地磚如陶瓷、大理石、通體瓷磚(homogeneous tiles)、水磨石(terrazzo)、鑲木地板(parquet)、實木,都得向建屋局申請,因為擔心敲走地板的過程有誤,影響房屋的整體結構。
而重新鋪地磚時,地磚與石灰、攤平地面、隔音和隔熱所用的材料,總厚度不得超過50毫米。
這項限制的目的是防止地板過重,確保建築結構的完整性與安全,從而保障住戶的利益。
4、不能隨意把外露的水管封起來
舊式組屋的廁所都有一條粗厚又礙眼的聚錄乙烯(PVC)材質水管,而廚房則有一條蛇狀的外露煤氣管,一些屋主為了美觀,想方設法把它們藏起來。

被藏了起來的水管。(Stacked)
建屋局並不鼓勵大家把這些管子封起來,因為擔心施工出差錯,可能會導致漏水情況,影響樓下的單位。
但這些管子如果實在讓你覺得非常不順眼,一定要把它們封起來,就得使用輕量的不燃材料,並保留一個600毫米x600毫米的檢修口,以便日後進行檢查和維修。
至於煤氣管的檢修口,就得確保其完全通風且可拆除。
5、預購組屋的地磚,首三年不能隨意更換
為了防止滲水情況影響樓下單位,預購組屋的浴室壁磚與地磚都鋪上一層防水膜,屋主在三年內不可更換壁磚與地磚,以免損及防水膜。
如果非得更換,得先向建屋局申請。
同樣的,地磚、石灰和防水膜總厚度不得超過50毫米。從地面算起,得至少鋪15厘米高的防水膜,才能鋪壁磚。

(Stacked)
6、不能增建閣樓

有屋主在家中建夾樓層以擴展生活空間。(示範照)
2019年,有一個三房式組屋屋主違例花砸4萬元在單位里增建閣樓,客廳的閣樓就用來當遊戲室,廚房裡充作額外儲存空間,就連臥房裡都有閣樓。這麼一來,原本700平方英尺的單位面積足足擴大了一倍。
建屋局當時說: 「組屋屋主不允許將沒有使用的空間加上隔板來擴充面積,因為這些伸展的面積可能對建築結構造成額外的負擔,影響穩固性。」
對組屋單位進行違例改造,得罰款高達5000新元,屋主也要承擔把單位「復原」的費用。
建設局和市區重建局2017年至2019年處理了170起違建事件,包括建造閣樓、樓梯和隔板。但這些施工工作通常是有地住宅的屋主做的,這些未經批准的結構可能設計不當,或者對住戶造成危險。
這170起事件中,45起被令拆除,其餘125起徵得了相關准證,得以保留。
7、不能更換防空壕的原有裝置

有屋主不必遮蓋防空壕,但利用鋼門可吸附磁鐵的特性,把鋼門油漆成黑色打造成家庭布告板,就能貼上磁鐵、便利貼和照片等裝飾品。(Stacked)
根據1997年通過的民防庇護所法令(Civil Defence Shelter Act),所有新政府組屋和私人住宅都必須在屋內或樓層建設防空壕。
建設室內防空壕是為了在緊急時期,就近給組屋住戶更及時的保護,把民防系統融入日常生活。
與普通房間不同,防空壕不僅有一道厚重的鋼門,四壁也由堅實的防彈牆構成,可以承受巨大的火力。
為避免削弱防空壕的建築結構,建屋發展局禁止屋主敲掉任何一堵牆、在牆上鑽洞,以及換掉鋼門等原有裝置。
屋主在改裝或遮蓋防空壕前,最好先向專業設計師諮詢,避免觸犯法令。
建屋局定期巡視裝修中的組屋,確保工程按條規進行。
以拆牆來說,當局一般是在單位獲准拆牆當天巡視,如發現違規,就可即刻修復。
當局也會抽樣檢查完成後的非關鍵裝修項目,比如地板的更換、牆身的粉飾,以及通向火警逃生通道的大門。
像這些涉及防火安全條例的工程,以及小型的拆牆工程,雖然不影響單位結構,但裝修商也須獲得批准才能開工。
一旦發現違例工程,屋主必須自費拆除項目或恢復原狀。
違例裝修者或允許違例裝修工程的進行,可判罰款高達5000元。裝修商未取得准證展開工程,也可能判罰款高達5000元,並且被禁組屋的裝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