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管控政策的逐漸放寬,中國迎來了首波疫情潮,不少在新留學生、工作人士選擇採購藥品郵寄回家,感冒藥、退燒藥等藥品出現大量掃貨,為此,新加坡大部分藥房近日採取限購。而由於近日郵政負擔較重,不少快遞公司也表示會要求郵寄藥品限量。
隨著中國疫情感染人數增加,旅居新加坡的學子以及工作人士都選擇在新加坡採購藥品郵寄回家,加上隨著新冠逐漸常態化,大部分新加坡民眾也採取自行服藥抗疫。近日,新加坡當地的的感冒藥、退燒藥等都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
據悉,兀蘭、牛車水,宏茂橋、盛港、榜鵝、後港和實里達等地區多個零售藥房、便利店、中藥局和超市的發燒、咳嗽和感冒藥品等出現斷貨,有藥行貨源上架兩個星期就被掃空。

感冒藥、退燒藥貨架被搶購一空,來源:聯合早報
據此情況,新加坡衛生部隨後表示正同零售商和零售藥店合作,確保藥品供應。而職總平價合作社也對緩解咳嗽和感冒症狀以及退燒藥品班納杜和Nurofen的購買量做出限制。
供不應求 部分藥房開始限購
隨著藥物短缺逐漸明顯,近日已有不少藥房已採取限購:屈臣氏限購六盒班納杜;Fairprice限購4盒班納杜或Nurofen;Guardian限購6盒班納杜或Nurofen;雀喜(Cheers)便利店以及超過70間仁益藥房(Unity)等全部執行限購令。
有不少藥房櫃員表示,由於Panadol和Nurofen需求量激增,也會給購買者推薦其他品牌的藥品,但是效果不佳。實際上,大家也可以選擇其他牌子,但是藥性和成分相同的藥品。
新加坡衛生部表示,一般而言,零售商和零售藥房會為每一種藥品,包括仿製藥品帶進不同品牌,這些仿製藥同品牌知名度高的藥品一樣有藥效。
有家庭診所醫生表示,除了班納杜以外,有其他牌子比如Tylenol也是治療感冒和發燒的非處方藥品,其主要成為是乙醯氨基酚,藥效則和班納杜一樣。

Tylenol,來源:Tylenol
藥品郵寄限貨限購管理
逐漸增長的郵寄需求給郵政系統也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快遞公司紛紛採取了限制措施。
位於珍珠坊的順興物流公司表示,因近日從新加坡寄往中國的運單激增,12月17日起開始實行限貨管理,牛車水分行每天只允許50名顧客郵寄防疫物品;金文泰分行限30人;巴耶利峇分行暫不開放郵寄防疫物品。

順興快遞前排起長龍,來源:獅城新聞網
另一家安捷國際快遞表示,公司之前並不受理藥物運送,但因近日形勢,不久前特別申請獲批從12月17日開始允許將防疫物品如藥物郵寄往中國。
「郵寄防疫藥物往中國是有限制的,若是如班納杜的西藥,每個包裹只限3盒;若是中成藥例如連花清瘟膠囊,則每個包裹限4盒。為防清關時遇阻礙,我們都會建議公眾在包裹中搭配其他非防疫物品的普通貨物,如咖啡等。」
公司也指出,由於近日運單激增,有些門店或會提前停止接收當日運單。「我們也會提醒顧客,包裹到了中國還需清關再派送到各地,而各地情況不一,包裹實際上送到對方手上或需至少3至4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