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上半年,詐騙案被騙走的金額總數為3億4650萬元。(新報示意圖)
作者 王震宇
近來,在新聞報道、社交媒體平台,以及電視節目上,都能見到各式各樣詐騙案的相關新聞及數據,甚至真實個案的搬演片段。
當局這番宣傳,不外是希望能起到教育和防範作用,讓人們不再上當。 但從新加坡警察部隊近日公布的數據來看,情況可沒那麼樂觀:
今年上半年共發生了1萬4349起詐騙案,比去年的7746起激增了85%;
在這些案件中,被騙走的金額總數為3億4650萬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6億3330萬元的一半。
警方打擊詐騙可說不遺餘力,但受騙的人和被騙走的金額有增無減,以及最常出現的騙局類型顯示,詐騙集團越來越擅於攻擊人性弱點。
求職與釣魚騙局最猖獗
警方將本地10大詐騙案類型歸類如下:

(資料來源:新加坡警方部隊/紅螞蟻製圖)
當中,今年上半年最多受害者上當的騙局為求職騙局,共有3573起案例;若從受騙金額的角度分析,要屬投資騙局的幕後黑手最為猖狂,騙走了1億零880萬元,單起案件最高的受騙金額達1200萬元。
這些騙徒究竟是如何精心布局,讓受害者信以為真?紅螞蟻整理出三大騙局中最常見的干案手段:
① 求職騙局

(警方提供)
在這類騙案中,受害者最常會看到網上廣告,或透過通訊應用Telegram及WhatsApp收到從不明號碼主動發來的信息,提供他們高薪的兼職工作,而且足不出戶就能賺錢。
例如,騙子一般會要求受害者提前付費購買物品,以「幫助」某個電商,受害者也能從中收到佣金。隨後,騙徒會指示受害者發來該電商網站的購物車截圖,再將金額轉帳至騙徒提供的銀行帳號,為購物車中的商品付款。
為了讓受害者上鉤,騙徒最初會把商品的金額退款給受害者,也會給予佣金,但之後就會聲稱系統故障,下來受害者的佣金或退款也隨即不了了之。
警方也透露,另一些騙徒的手法則是要求受害者先購買昂貴的會員籍,以參與有利可圖的工作任務,許多受害者是在獲知唯有完成所有任務,方能全數領回金錢,才驚覺自己上了當。
② 釣魚騙局

騙徒假扮銀行或政府官員,通過電話或通訊應用聯繫受害者,說服對方提供相關資料。(海峽時報示意圖)
這類騙局雖然主要與銀行和銀行帳號有關,但也包括其他類型的詐騙:
騙徒會假扮銀行或政府官員,通過電話或通訊應用聯繫受害者,謊稱受害者的銀行卡或帳戶出現了狀況,說服對方提供相關資料。
受害者會收到電郵或手機簡訊,聲稱有包裹遞送的款項未付清,或一些平台服務如Grab或網飛(Netflix)的訂閱費用等出現故障,要求受害者點擊釣魚連結解決問題。受害者點擊連結後,就會被帶到用以騙取受害者用戶名和密碼的假銀行網站。
一些騙徒也會通過網購平台Carousell聯繫受害者,假裝對對方欲賣出的物品感興趣,之後再冒充平台發出假電郵,要求受害者提供帳號資料,好讓騙徒轉帳。

騙徒通過網購平台Carousell聯繫受害者,假裝對對方欲賣出的物品感興趣,精心布局讓受害者上鉤。(海峽時報示意圖)
③ 電子商務騙局
警方指出,電子商務騙案之所以增加,大部分是因「與假物業銷售有關的租屋騙案」,這類案件占了電子商務騙案的29.6%。
受害者應是急需找房,又看到騙徒提供的「好康」,以為能以划算的價格租屋,孰料竟然墮入騙局。
至於大部分的電子商務騙案,騙徒會發出貼文,聲稱能以比市場價格較低的價格售出貨物,讓受害者墜入騙局。受害者通過銀行轉帳付款後,賣方卻沒如期交貨。
男子被騙轉帳逾百萬 警方及時阻止避免血本無歸
警方也在記者會上分享了一名男子上個月差點被騙走巨款的經歷:
58歲的約翰(假名)6月底接到騙徒來電,對方謊稱是初庭官員,並說有一家公司以約翰的名字設立,而這家公司涉及財務罪案,約翰須出庭供證。
這名「官員」接著把電話轉接給另一名「警員」,後者說,如果約翰不提供銀行帳號及信用卡資料來「協助調查」,就得入獄服刑。
約翰情急之下乖乖就範,騙徒手腳很快,隔天就從他的帳號轉帳9萬3000元至另一虛假帳號,還交代約翰如果銀行問起,就說這筆錢是為了投資用途。
接著,騙徒又試圖從同一個銀行帳戶轉走一筆9萬7800元的款額,好在銀行反詐騙小組的成員察覺事有蹊蹺,聯繫約翰後發現,他對第一筆9萬3000元的金額被轉走毫不知情。
再加上約翰此前沒有其他轉帳的記錄,轉帳名單中也只出現騙徒的帳號,更能肯定這是一場騙局,警方立即介入,最終成功取回約翰被騙走的款項,總額超過110萬元。
約翰接受媒體訪問時坦言,騙徒的騙局非常逼真,而且精心鋪排,並肯花時間跟他建立關係。
他也透露,事情發展得太快,儘管他看過好幾個與詐騙案有關的警告,還是根本沒時間暫停腳步思考。

騙徒手段層出不窮。(新明日報)
從上面這些案例來看,騙徒不僅善於操縱受害者的情緒和心理,下手之快也常常讓人措手不及。
因此,大家還是凡事還是得小心謹慎為妙,尤其切記不要透露銀行帳戶的一次性密碼(One-Time Password,簡稱OTP),更要了解騙徒的最新詐騙手法,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