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疫排名,新加坡名列第五
彭博社調研顯示,冠病變異毒株奧密克戎雖然引發疫情暴發以來最大的全球感染浪潮,但它也開創了疫情管理新時代,許多國家和地區更加堅定決心,要與冠病病毒共存,重開社會和重啟經濟。
曾在11月位居榜首的阿聯再次排名第一,該國積極推動全民接種疫苗(接種率93.8%)、持續開放旅遊大門並排除全面封鎖,其經濟在油價反彈的帶動下,今年有望實現強勁增長。

(路透社)
沙烏地阿拉伯也採取類似策略,疫苗接種率高,經濟增長強勁,本月上升18位,排名第二。芬蘭開闢的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最多,本月升至榜單第三。
新加坡上升13個名次,名列全球第五;中國台灣上升18位,排名第八;韓國升六位,名列第九。菲律賓再次跌至彭博抗疫排行榜最後一名。相比之下,接種率約70%的新加坡鄰國泰國和馬來西亞則未出現病例激增,在抗疫排行榜晉升了大約20個名次,分別排名第26和第27。
王乙康:思維轉變和信任是新加坡的成功關鍵
新加坡的抗疫之路走來不易,卻充分體現新加坡全體人民戰勝危機的韌性和毅力。衛生部長王乙康說,新加坡的抗疫工作進展有目共睹,而人民對制度的信任和思維上的轉變是個中關鍵。
冠病疫情邁入第三年之際,《聯合早報》推出新書《戰疫勇士——新加坡之道》,記錄過去兩年的抗疫進程,向守護新加坡的前線人員致敬,並勾勒出新加坡政府在疫情不同階段的決策思路。
衛生部長王乙康前日(1月28日)在新書發布會上致辭時說:「每個階段都是我們能夠回顧過去的一個機會,可以檢討經歷的一切,再重組我們的實力和資源,然後繼續做下去。」
談及從疫情學到的重要經驗,王乙康強調,比伸縮性更重要的是思維上的轉變。若按照原有的抗疫方法,遇到德爾塔毒株時就行不通了。
王乙康也說,抗疫需要靠全國人民的努力,若政府條例太複雜或強硬,人民可能不了解,或沒有呼吸空間,因此政府早前大刀闊斧地簡化醫療程序。「人民看得懂,就能儘自己的一分力。」
此外,有賴人民對制度以及彼此的高度信任,新加坡才可達到現在的高疫苗接種率。
過去數月,新加坡逐步過渡到與奧密克戎變種毒株共存,漫長的抗疫之路也進入新階段。王乙康指出,這一路走來不易。很多人因疫情痛失朋友或家人,許多餐飲和建築業者也受到巨大衝擊。
不過,冠病疫情也加速了推動數碼科技的應用和接受率以及各行業的數碼轉型,並體現了舉國上下戰勝危機的韌性和毅力。
《聯合早報》執行總編輯韓詠梅致辭時說:「新聞工作是歷史的第一個記錄,過去兩年早報記者團隊全面而深入地報道這場疫情,我們遇到的人,經歷的事,感受到的變化,我們都盡力把它們記錄在這本書中。這本書收錄了這一代新加坡人的集體記憶。」
力挺新加坡,購買戰疫之書
《戰疫勇士——新加坡之道》共204頁,全彩印刷,圖文並茂,由新報業媒體屬下全資子公司焦點出版,售價(包括消費稅)為25元。2月起可在大眾書局、友聯書局、友誼書齋、紀伊國屋書店、海風書屋及卓爾書店購得。
文:劉智澎
攝像:李建瑋
剪輯:余寶華
編導:卞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