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工作有多幸福?
新加坡的工作環境良好是在國際上有口碑的,不僅福利保障到位,而且法律嚴謹,相關部門一直致力於在員工和公司的利益之間尋找平衡點,並且不斷改進。

這不近日,又有新的規定出台!
7日起,更多類型的員工將被列為「公共服務領域員工」,並在《防止騷擾法令》下受保護。
內政部發表文告說:被納入法令受保護的「公共服務領域員工」,將包括私召車司機、教育部幼兒園和那些參與「主要或夥伴業者計劃」的學前教育發展中心的職員、直接參與抗疫工作的私人醫療護理員工、以及庇護中心和福利院員工等。

當局展開檢討並諮詢多個政府部門和機構後,決定讓更多符合條件的行業領域員工受法令保護。
根據法令,騷擾、起底或以暴力對待受害人的違例者一旦罪名成立,可被判監禁長達半年,或罰款高達5000元,或兩者兼施。
如果受害人是公務員或是公共服務領域員工,違例者一旦被定罪,最高刑期將加倍到一年。
同時也為了降低在較高風險工作場所傳播病毒的風險,並確保員工的安全,勞資政三方發布的指南也指出,這些場所可考慮把疫苗接種列為公司政策。

但基於一些人可能不適合接種疫苗,僱主應豁免他們受到這項政策約束。僱主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威脅開除不願接種疫苗的員工。
人力部說,較高風險工作場所分為三大類,包括飛機機組人員、醫療護理人員等較有可能同冠病接觸的職場,居住在宿舍的雇員,以及建築、海事與加工業等無法有效落實安全管理措施的職場。僱主可考慮把冠病疫苗接種列入公司政策,也可把接種疫苗列入招聘標準。
同時,對於不願接種疫苗的員工,僱主也可以考慮重新部署,讓他們接手風險較低的工作。如果不接種疫苗的職員因檢測費等冠病引起相關費用,超出已接種疫苗同僚的費用,僱主可向這些雇員索取多出來的費用。將疫苗接種列入公司政策的僱主也應給予受影響職員額外有薪病假,協助他們從疫苗引發的併發症中康復。

衛生部兼人力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醫生也在facebook貼文說,不適合接種疫苗的雇員應從接種疫苗政策中豁免,僱主也應同他們商討適合對策,降低染病風險。公司也應同工會商討受影響員工的工作安排。

而另一方面,因為疫情而被推在風口浪尖的客工人員的工作保障和身心健康,相關部門也給出了相應的方案,逐步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
到了今年底,本地客工預計可到專屬的醫療中心看病,獲得更及時和更完善的照料。人力部正在招標,讓私人醫療業者提供適合客工的專屬醫療服務。

新的醫療中心將遍布全島六個區域,提供流動臨床醫療,遠程諮詢以及救護車服務,在本地三個大型客工宿舍也將設有較基本的醫療中心,這設施也將提供檢測和隔離措施。
衛生部表示醫療業者在客工求醫時面對文化和語言的障礙,呼籲考慮聘請懂得客工語言的醫生。在這同時,有慈善組織呼籲把醫療費用設在可負擔的範圍。

當局希望通過這樣的基層醫療體系,能降低疾病在客工社群中暴發的風險。不過有專家擔憂,為客工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可能無形中將客工和社區隔離開來。
讓這些診所運行獨立的醫療體系是有風險的,它們會與主流醫療體系隔離開來。所以理想情況下,這些醫療中心可以向宿舍附近的居民開放。這將有助於居民的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