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建議公眾儘量不要開冷氣,而是開窗讓空氣流通。
(新加坡11日訊)衛生部衛生科學長陳祝全教授指出,相對於較冷和乾燥的氣候或環境,新冠病毒病毒(冠狀病毒)一般在超過30攝氏度和80%濕度的情況下無法長久生存。
冠狀病毒在冷氣房內可以存活更久,在炎熱潮濕環境中則只能生存一至三小時,專家因此建議公眾儘量不要開冷氣,而是開窗讓空氣流通。
衛生部衛生科學長陳祝全教授昨天主持科研與醫療專家記者會時指出,相對於較冷和乾燥的氣候或環境,冠狀病毒一般在超過30攝氏度和80%濕度的情況下無法長久生存。

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的症狀相似,新加坡科技研究院就研發了一種試劑,能同時檢測這兩種病毒。(何炳耀攝)
國家傳染病中心傳染病科研與培訓中心主任賴建文副教授解釋,病毒在人體外本來就無法生存太久,若又處於潮濕悶熱的環境,一至三小時後就應該無法生存了,因此人們在戶外空間很難從路過的病患感染到病毒。
「這對炎熱的新加坡是好事,但我們很多地方都開著冷氣,是時候關掉冷氣,享受自然的微風和陽光了。」
君悅酒店等新加坡感染群相信都是在冷氣房內傳播,被問及這是否是病毒廣泛傳播的原因,賴建文指出,這種場合聚集很多人,這更可能是病毒傳播的原因,尤其是如果參與者都在一至1.8米內的距離,因此生病時留在家或戴口罩仍是最好的建議。
國家傳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坦承,單靠臨床很難準確判斷一個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因為新冠病患最初的症狀是較常見的咳嗽和發燒等,一般只有到了第二周才開始出現肺炎等更嚴重症狀。她因此建議:「如果不知道自己感染了什麼病毒,最好是在家中休息,若病情仍未好轉,這就是預警,應該再次求診。」
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的症狀相似,新加坡科技研究院就研發了一種試劑,能同時檢測這兩種病毒。科技研究院早前也研發了一種單獨測試新冠病毒的試劑盒,並已分發5000盒給本地公共醫院,因此雖然能同時檢測兩種病毒的新試劑已研發完成,本地醫院暫時還未打算採用,主要目標還是先診斷新冠病毒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