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真好,只圖溫飽。那是屬於我們童年的時光,「奔小康」是整個社會的所追求的目標。是啊,那時候的生活壓力,只有溫飽。鄉下的都有自己的家,單位的都有分配的房,沒有望不到邊的房價,只有吃飽穿暖的期望。

現實的無奈,磨去了太多人的「白日夢」,曾經夢想執劍走天涯,如今被房貸穩穩套牢。——中國的90後,是被房貸壓垮的一代。
但是在新加坡的90後,卻沒有被房貸壓垮,他們滿懷希望,追逐夢想!
在新加坡,可以擁有怎樣的房產?
對大多數人來說,買房是人生中最大和最重要的決定之一,在新加坡,除了豪宅別墅,普通人的房產可以分為組屋和公寓兩類。
新加坡人的生活,離不開一座座稱為「政府組屋」的高樓。「政府組屋」可說是新加坡最獨特的一道人文風景。

「政府組屋」即是新加坡的公共住房、國民住宅,由政府機構建屋發展局(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簡稱建屋局、HDB)規劃興建,以優惠價格出售給人民(少量租賃給人民),讓人民分期付款購買。政府會給符合條件者提供各種購房津貼。

以Toa Payoh大巴窯地區的組屋為例,新加坡月薪中位數4232新幣,幾乎一個月工資就能買到一平米。雖然售價低廉但絕對住得舒心,96.1%的居民表示對組屋的配套設施表示滿意,包括景觀、教育、商業、醫療等設施。
新加坡的公寓是所有身份的人都可以買的私人住宅項目,和組屋的最直觀的差別就是,公寓擁有圍牆,而組屋沒有。

然而並不是所有私人住宅圍牆圍起來的多住戶樓房都可以叫做公寓,新加坡對公寓(Condo)有比較明確的規定,只有滿足以下條件的才有公寓的名分:
1、占地面積至少4000平方米;
2、公寓中住宅樓占地面積不可以超過總面積的40%。其他面積用來作為居民生活活動的場所,如花園,游泳池,網球場,活動中心等等。
達不到以上條件的私人多住戶樓房只可以叫住宅(apartment)。

有些公寓提供管家服務。有些單位具備私人入戶電梯。預定燒烤台或聚會場所的費用通常是幾十塊錢。有些中大型公寓提供免費的車,接送公寓住戶到地鐵站或商場。多數公寓有24小時的保安執勤和室內對講裝置。如圖是靠近烏節路的Hamilton Scotts公寓,提供亞洲唯一的「空中私車門廊寓所」,能將私車停至客廳旁、擁有空中雙車位的頂級豪宅。
房產這麼好,為什麼沒有房奴呢?
國土面積如此之小,消費水平如此之高的新加坡,卻幾乎沒有一個房奴!這就是新加坡的組屋制度。這就是李光耀的價值觀——「居者有其屋」。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
新加坡從1960年起,開始建立組屋制度。起初是因為當時過差的居民居住條件,那時候,大多數新加坡人,都住在市中心周圍的貧民窟里,不僅環境髒亂差,由於房屋大多是木質的,還會經常起火。於是新加坡建屋局應運而生,發布「居者有其屋」計劃,並且作為組屋的唯一開發者和售賣者,開始興建組屋。這麼多年發展下來,組屋已經成為一種普惠型的住房。現今新加坡大約有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組屋裡,這其中90%的業主擁有房屋產權。

完美的住房市場是什麼樣?100%的住房自有率?每個家庭都擁有自己的住房?目前接近實現「居者有其屋」的是新加坡,以90.9%的超高住房自有率居首,而老牌發達經濟體如美國、英國,住房自有率穩定在60%左右。德國、香港更低,不到50%。

見賢思齊,最好的學習就是模仿,是什麼造就了新加坡高住房自有率的奇蹟?

政府以低價轉讓土地給HDB,保障組屋建設量足價廉:一是保證組屋建設用地充足,由SLA徵收並向HDB供應大量公共建設用地;二是HDB以遠低於市價獲取土地,組屋售價遠低於私宅。

住房金融體系以強制儲蓄型的中央公積金為主、輔以商業貸款。《中央公積金法》明確規定,所有公民和永久居民均需繳納公積金,中央公積金制度大幅提升新加坡人房屋購買力。

新加坡房地產相關稅種包括印花稅、財產稅和所得稅。
印花稅
印花稅稅率採取累進位,房屋價值越低、持有年限越長,稅率越低;區分公民、永久居民、外國人和法人實體,對本國公民有稅收優惠。
財產稅
財產稅按年值徵收,稅率為超額累進位,且自住房屋遠低於非自住住宅。
所得稅
租售環節均需繳納所得稅:租賃環節由出租人繳納,買賣環節只針對投資炒作的個人徵收。

組屋可分為兩種,一是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普通組屋,二是面向收入超過組屋申請上限但又無力購買私宅的「夾心層」提供的改善型組屋。私人住宅主要面向高收入公民及無法購買組屋的外國人,按照是否擁有土地所有權可分為有地私宅和非有地私宅。
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溫哥華、紐西蘭、澳大利亞……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年輕人,正在為一套房苦苦掙扎。
而新加坡年輕人卻因為組屋,早早地擁有了一個安穩的住所,既不用擔心高房價,也不愁著高房租,或者房東趕人。
新加坡是一個值得投資的好地方
中國政府自從出台「一帶一路」政策後,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哈薩克、泰國、伊朗等的投資比例都大幅增加。

2016年,中國對新加坡的投資,占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總額的29%。中新貨物貿易額,占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的8%。同時,新加坡也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第一大服務貿易夥伴。
經濟學人智庫的報告指出,新加坡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屬於「高機會,低風險」,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

新加坡房地產市場成功找到了「風險」和「潛力」之間的平衡點,尤其是對有意規避風險的投資者而言,這裡絕對能夠讓你遊刃有餘。
縱觀這近15年來的房價,雖然中間有短期周期性波動,但總體還是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從2005年至今,新加坡房價整體已經翻了一番。

2019年3月27日,新加坡市區重建局發布了總體規劃草案(2019 Master Plan),新加坡正大力建造基礎建設,如公路,醫療衛生,地鐵,為未來人口及經濟發展做好準備,購買高端房產前景一片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