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1日訊)女大學生赴美當交換生卻碰上全球疫情暴發,學業、工作受影響,回國後又確診染病,從醫院轉到度假村隔離長達46天,終於戰勝病毒。
在國立大學修讀工業系統工程系的陳思敏(22歲)於今年1月遠赴美國當交換生,計劃原定至5月結束後再升上大四。豈料冠病疫情衝擊全球 ,交換計劃只完成一半,她就得和同學於3月23日飛回國。
她受訪時表示,抵達當天稍有不適,原以為是旅途疲憊所致。

陳思敏戰勝冠病後加入義工組織,幫助有需要的人。(受訪者提供)
「兩天後我開始發高燒、嘔吐、瀉肚子,從學校的隔離宿舍被送往國大醫院後,當晚確診。」
在醫院熬過了最辛苦的三天後,陳思敏逐漸好轉,醫生也表示可以轉到D』Resort度假村的隔離設施養病。
「沒想到4月1日入住後,我在那裡一連待了46天,直到5月16日才完全康復。」
她表示,起初完全不習慣,每天除了看劇之外,只能和家人、朋友通過電話聊天。
「我曾埋怨,期待已久的交換計劃得中斷,被錄取的實習生工作也被取消。但靜下心後想想,與失去工作及收入,或者婚禮受阻的人相比,我的事情沒什麼大不了。還有那些每天辛勤工作,全力幫助病人早日康復的醫護人員。」
陳思敏在一篇抗病日記中寫道:「如果你覺得坐在一名冠病患者身旁是件可怕事的話,試想想他們每天都得長時間面對病人。感謝她們讓我住院期間不那麼孤單和困難。」
經歷18次拭子檢測才盼到回家的好消息
陳思敏透露,從醫院轉到隔離設施後,雖已沒什麼病症,但每4天得進行一次拭子檢測,直到連續兩次結果呈陰性,才算完全康復
「加上在醫院時做的測試,前後一共18次。我每次都盼望著結果是陰性,但我在很長一段日子內經歷了多次的希望變失望。」
善用時間網上繼續學業
隔離期間,陳思敏也善用時間,在網上繼續學業,並關注如何回饋社會
機緣巧合,住院遇上同座鄰居,出院攜手經營義工組織。
陳思敏入住國大醫院期間,與同一病房的另一名女生陳麗梅閒聊時發現,大家竟是裕廊一帶同一座的鄰居。她們談起陳麗梅與友人發起的」甘榜好友」(KampungKakis)義工組織後,陳思敏也決定在康復後加入,專門負責管理其社交媒體專頁。
該計劃鼓勵居民登記成為義工,並與同一住宅區內另一名長者或需要幫助的人士進行一對一配對,互相交流協助。有需要者,能撥打94829462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