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有潛能的,很多人失敗是被自己想像中的困難所擊倒。當我們逼自己做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事,挑戰自己的極限,才會激發爆發力和熱忱,引發由內心釋放出的鬥志。」

▲李曉波挑戰自我極限的眾多馬拉松賽獎牌。
波哥也鼓勵新加坡年輕人勇於挑戰自己,尤其是新加坡地處優越,許多國人接受過良好教育,擁有國際化視野,政府也提供了很好的安全墊,年輕人不妨擔起更多責任、到更遠的地方去冒險。
隨著越來越多中國企業落戶獅城,他希望中國企業界拚命三郎、行動力高且快的狼性文化,能對新加坡的創業環境發揮刺激促進之效。「人的目標應該遠大一點,才能激發內心最底層的熱忱和潛能。Life without passion is like dancing without music(沒有熱忱的人生,猶如沒有音樂的舞蹈)。」
跑出對幸福的慧眼
波哥在記錄台灣環島馬拉松賽事的隨筆里有這麼一段話:「一千公里的奔跑過程中,有機會靜靜地感知身體的機能、傾聽自身的呼吸、咀嚼心靈的感悟,甚至穿越時空讓靈魂跟隨自己的腳步一同自由地飛揚……是生命中難得的歷練和救贖的思索。」
波哥的腳,讓他對幸福有獨到的詮釋。他認為,幸福是一種平衡,但人生怎樣才能找到平衡?
「人生要不斷去探索,擴大自己的視野,體驗更多歷練,拉寬人生的歷練,才能在未來選擇人生平衡點時,有更寬闊的活動空間。如果從小沒有挑戰任何極限,成長道路規規矩矩,一旦外在條件出現變化,就很容易失去平衡,不知所措。畢竟人生存在許多超出想像的不確定性,像三年的疫情、俄烏戰爭等。」
2018年挑戰全球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瑪峰馬拉松,是波哥最大的遺憾,也是他第一次退賽。這個馬拉松,跑者要健走登山到5,100多米高的開跑處,再往下跑到3,400多米的衝線點。當波哥爬到4,400米高時,出現嚴重高山缺氧反應,血氧含量只有35,必須即刻下山。
波哥說,人生有時留有遺憾是好事,提醒自己身體有其極限。然而,這個憾事沒有影響到波哥對夢想的追求。
「我要在60歲以前,成為『百馬』王子,完成100場馬拉松。在60歲那年,讓自己放假一年,不當老公、不當老爸、不當合伙人,自己去探索世界。然後,有機會再去學開輕型飛機,翱翔萬里。」
三個小時的訪問,波哥字字珠璣,帶記者速跑了他的重要人生里程碑,印證了他的人生格言——挑戰自我,永不受限。
*想讀波哥文章,可在微信關注LIFoundation
(圖片由許明恩、受訪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