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意圖。(圖:iStock)
為遏制補習中心不良的營銷行為,教育部正同廣告業者合作,制定行為準則。受訪補習中心業者普遍對這一舉措表示歡迎,並認為這有助於建立更加透明、公平的競爭環境,減少害群之馬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補習中心Indigo Education Group學術總監林明俊就認為,有了這類行為準則對補習業界、家長和學生而言都是好事。他說:「坦白說,就是這一小撮的害群之馬導致補習中心出現負面的形象。這個準則能讓家長和學生獲得比較清晰、基於事實的信息,以讓他們做出比較明智的教育決策。」
他告訴《8視界新聞網》,補習中心的價值觀會影響其商業模式。一些沒有口碑的補習中心為了牟利,想收更多學生,就可能會用製造恐懼的方式來宣傳補習服務,比如聲稱「不補習,就會落後」。他認為,這樣的行為並不妥當。
「小學生的家長坦白說他們對教育這塊還不是很理解,很多時候就會受片面之詞影響,可能過後就會出現貨不對板的問題。教的東西一般,孩子也沒有獲益。」

補習中心Indigo Education Group通過講座的方式來宣傳補習中心的價值觀、教育趨勢等,並同家長交流。(圖:受訪者提供)
補習中心EduFirst Learning Centre高級經理朱玉萍則指出,教育部出台補習中心廣告行為準則,似乎是為確保為補習業者和消費者提供公平、透明的環境,而邁出的具有建設性的一步。
她說:「通過設定明確的指導方針,這個準則可以幫助規範廣告行為,確保向公眾提供的信息準確無誤,從而增強對業界的信任。這是朝著專業化和問責制邁進的積極舉措。」
有助於營造更規範可信的環境
朱玉萍也認為,新準則可能會鼓勵所有補習中心將重點放在更道德、更透明的廣告行為上,這最終會使補習中心和學生都受益。
她稱,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這些指導方針將有助於為整個補習行業營造一個更加規範和可信的環境。

補習中心EduFirst Learning Centre。(圖:Facebook/EduFirst Learning Centre)
林明俊也表示,準則對他們不會有影響,畢竟他們一直堅持以「數據和學習成果」說話,而不是依賴情緒化的說服,也從不做不切實際的承諾。
他認為,準則將推動行業朝著更透明、更負責任的方向發展,最終將讓家長、學生獲益。準則也有助於區分真正專注於高素質教學的補習教育機構。
自我監管與社會監督須相結合
受訪業者坦言,業內確實存在一些不良的廣告宣傳手法,但他們都堅持通過口碑相傳、推薦等方式作為招生的主要方法,並不會進行入學考試,或是以學業成績作為申請入學的標準。
為了加強監管這些不良的廣告宣傳手法,朱玉萍認為,應該對廣告聲明制定更嚴格的指導方針,比如要求補習中心證實與學生成績提高有關的說法。
補習中心Stalford Learning Centre發言人建議,教育部可要求各個補習中心公開教師資歷的詳細信息,以幫助家長作出明智的選擇。其次,教育部也可設立舉報電話,若家長發現有不良廣告宣傳行為,可以撥打熱線電話向當局舉報。

補習中心Stalford Learning Centre。(圖:受訪者提供)
林明俊則認為,自我監管與社會監督的結合是解決這一問題較為有效的方式。
「短期來說,提高公眾對這些營銷策略的認知,推動輿論的監督,能促進補習行業『自律』,讓補習中心業者意識到使用這些手段可能會影響自身的聲譽,那他們在做決策時才會更加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