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具標誌性地位 專家吁保留或改造室內體育館

專家認為室內體育館有被保留的價值。(圖:CNA/Gaya Chandramohan)
政府計劃建設一個世界級的新室內場館以取代現有的新加坡室內體育館,專家認為,這個曾經舉辦多項活動留下美好回憶的標誌性建築物具有被保留的價值,它雖有缺陷,但可以進行改造。
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報道,建築業專家認為,政府可以建立新場館,但同時可以保留室內體育館。儘管它存有一些缺陷,但可通過創意方式將它翻新。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唐振輝上個星期四(7日)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部門開支預算時,宣布政府將打造一個世界級的新室內場館,取代現有的室內體院館。
對許多人來說,室內體育館承載著舉辦多場音樂會和體育賽事的美好回憶,對於攝影愛好者更是如此。
曾舉辦紀念勝安空難罹難者活動
1998年,本地建築攝影師蘇建隆在《海峽時報》當實習生;當時,他被指派到體育館,拍攝紀念勝安航空MI185航班空難罹難者的活動。
「當時有成千上萬朵鮮花被置放在室內體育館外面,我拍攝了一個低頭鞠躬的人。」他覺得自己能夠到體育館參與報道,是一種帶有榮譽的使命感,也因此對室內體育館記憶深刻。
根據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在新場館建竣之前,室內體育館會繼續運作。
新加坡室內體育館於1987年開始建設,於1989年落成,在同年12月31日開始開放。
這個新加坡地標建築物取代芽籠室內體育館,建造成本約9000萬新元,是亞洲最高的單層建築之一,由著名日本建築師丹下健三設計。
希望因其遺產價值被保留
報道指出,受訪專家希望室內體院館能因為其遺產價值而獲得保留。
新加坡理工學院建築與建築環境學院副主任Chow Kim Nam指出,新加坡室內體育館屹立在加冷海濱區超過三十年,它引人注目的標誌性建築為幾代人留下美好回憶。
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副教授楊茳善則對室內體育館可能被拆毀表示擔憂。
他說:「這座體育場既是我們社會歷史的一部分,也是建築歷史的一部分,它特有的屋頂設計已經成為加冷區的地標35年了。「
攝影師蘇建隆表示,拆除結構將導致建築材料釋放溫室氣體,這對環境會造成負面影響。
蘇建隆:民眾可以發表意見來「拯救」它
他表示,據了解,體育理事會和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還沒有明確表示將拆除室內體育館,因此人們可以發表意見來「拯救」它。
根據較早時報道,政府認為,新加坡室內的體育館已經有30多年,是時候興建新室內場館,以便等舉辦不同活動,而且可以更快調整空間,以配合不同活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