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雖然面積小,但憑藉著全民皆兵的戰略+外國駐軍+超強的軍事裝備,新加坡的軍事實力直逼東南亞各國第一,甚至有著「東方以色列」之稱。
除了每年投入大手筆的軍費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的「全民服役」制度。每一位男性公民和二代PR都要服2年的兵役,不然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就連新加坡總理黃循財都得服兵役。
新加坡的兵役政策

新加坡國民服役(英語:National Service,略稱「NS」)是新加坡公民的一項公民義務,該制度由1967年起,強制所有年滿18歲的新加坡男性公民和第二代永久居民為國服役,體檢合格的公民會經歷為期9星期的基礎軍事訓練成為全職的現役軍人(National Service Full-Time, NSF),畢業後分配到新加坡共和國武裝部隊(SAF)、新加坡警察部隊(SPF)或新加坡民防部隊(SCDF)下屬的單位,役期為24個月,期間可獲發放薪金,已經獲大專院校取錄的學生可以選擇保留學位兩年或直至完成兵役。
兩年役期屆滿以後,軍人會被改編入戰備軍成為「戰備軍人」(Operationally-Ready National Serviceman, NSman),戰備軍人必須每年回營受訓一次(每次14天),並確保每年的體檢能夠合格,為期10年,直至年滿40歲正式屆齡退役。
如果是軍官,就50歲正式屆齡退役。依新加坡法律,未有服役者最高刑罰為監禁3年兼罰款1萬新幣。
另外如果有服役的是大專專業人士,國防部會安排他們大學畢業後參與專業的兵役。例如醫科大學生成為軍醫。
簡單總結一下,學生PR(我們新政策的PR男生)必須服兩年兵役,一般是JC高中畢業,先當兵,再去讀大學,也就是比同齡女生,晚2年大學畢業。
服役流程

集訓及分配
根據個人的情況分配兵種,身體方面不好的,會被派去做偏文職的兵種。政府會綜合去考慮每個人的體能,性格等方面,做出最合理的分配。新兵們會先被安排到附近的小島上進行為期三個月的集訓。在集訓的最後一天,新兵們將徹夜行軍24公里前往國民服役廣場(即濱海灣浮動舞台)舉行結業典禮,標誌著集訓的結束。
集訓後的派遣
集訓結束後,士兵會被分配到新加坡武裝部隊、新加坡警察部隊或新加坡民防部隊。
備戰軍人
在服完兵役之後,退伍軍人將被編入戰備軍成為「戰備軍人」,每年都會在安排最少一周,最長六周的復訓。退役10年之後,便無需每年回營訓練,但仍有可能隨時被召回軍營參與訓練,直至年滿40歲(其他等級)或者50歲(將官軍銜)。
體檢的重要性

兵役前,會收到一封信,指定時間到專門的醫院去體檢,這個時候,如果孩子以前有各種基礎疾病,比如過敏和其他慢性病,一定要告訴體檢的醫生, 因為這個體檢報告,會關係到孩子的身體等級分類。
比如體檢結果為A和B1的士兵屬於身體健康良好,可以參加全部的訓練,而E1和E9的士兵則因身體患有長期疾病,因此只適合做文職工作。
有的孩子有嚴重的哮喘和過敏性皮炎,不用擔心,準備好以前的就診病歷。和醫生實情相告,都會按照具體情況,如果等級是E1和9 ,就只用坐在辦公室,比如幫著軍官,做點文員,電腦做個表格,總結一下每個組的訓練記錄。
如果有特殊疾病,哪怕是扁平足這種會影響長途徒步行軍的也會分到指定專科醫院做更系統的檢查。
收到體檢結果為B1,當然是分到德光島步兵,雖然網上有可以填寫希望分到的兵種,但是一般空軍和海軍,還有網軍,也就是網絡防黑客的特殊兵種,這些都會要求是公民,並且父母也必須是公民,因為牽扯到國家機密和軍事部署,還需要簽合約和保密協議,所以大多數中國籍PR都是步兵和警察部隊或者消防兵。
一般步兵都是德光島進行9周的新兵訓練。

關於新加坡兵役的Q&A

Q1:新加坡多少歲服兵役?
A1:通常16歲半登記入伍,過了18周歲後正式入伍。
Q2:學業還沒結束怎麼辦?
A2:如果到了入伍的年齡,還在讀政府學校,如:中學、初級學院、理工學院等;可申請暫緩服役,待讀完書再去當兵。
Q3:什麼情況下可延遲入伍?
A3:特殊人才,比如體育人才或音樂人才,或在其他領域取得成就的,為了不耽誤你取得更大的成就,可以延遲入伍,不是豁免兵役。
Q4:永久居民PR需要當兵嗎?
A4:第二代永久居民需要當兵。如果父母是永久居民PR,則孩子即為第二代PR。需要注意的是,在新加坡讀書期間通過「學生移民政策」拿到的PR,即使父母不是PR,也會被視為二代PR。
Q5:為什麼有些公民和PR不需要當兵呢?
A5:第一代新公民和第一代PR是豁免服兵役的。例如:理工學院或大學畢業工作後拿到的PR;或直接過來工作的拿到的PR。另外,身體有殘疾,或者精神有問題的人,可以被免除兵役。
新加坡兵役不僅讓國民有機會為國防做出貢獻,同時也是許多人進入下一個人生階段的儀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