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女校舊址開放參觀 校友帶領導覽分享校園點滴

新加坡女子學校位於翡翠山的舊校舍首次開放進行公開導覽。(圖:王秀喻)
東南亞華人社會中第一所女校新加坡女子學校位於翡翠山的舊校舍首次開放進行公開導覽,校友以及前校長、前教師化身導覽員,分享校園點滴。
新加坡文化遺產節本周三(1日)展開,其中一項活動包括新加坡女子學校翡翠山(Emerald Hill)37號舊校舍的導覽活動。
新加坡女子學校創立於1899年,是本地也是東南亞華人社會中第一所女校,1926年從禧街搬到翡翠山,在這裡度過了68年,1994年搬到目前所在的杜尼安路校舍。
校友:這個地方讓我無憂無慮長大
參加導覽活動的公眾將可以從學校的前校長、老師和學生的口中,聽到她們的故事以及她們在這個校舍的點點滴滴。
41歲的校友陳沛鑾受訪時說,她在新加坡女子學校的舊址有非常多美好的回憶,這是一個讓她無憂無慮長大的地方。
陳沛鑾在新加坡女子學校就讀了十年,1989年開始就在這裡上學,五年後搬到位於杜尼安路的校舍。
翡翠山舊校舍令她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包括學校的大操場。
以前,她和同學們休息時間在食堂吃飯後,就會到操場一起玩耍。當鐘聲響起的時候,全部的小朋友就會跑回課室,校長就會從窗口大聲喊,叫孩子們不要在草地上亂跑。
如今,陳沛鑾口中的大操場被欄杆圍著,但公眾依然可以看到大操場原本的模樣。

校舍部分建築受保留
陳沛鑾說,她和其他校友在2018年得知舊校舍不會被保留,因此決定發起「Keep 37 Emerald Hill」計劃,在2019年向市區重建局提交了一份提案,從歷史、社會和建築角度強調保留這箇舊校舍的重要性。
她透露,原本以為舊校舍一直都會在,沒有想到舊址有一天可能會消失。
她認為,如果沒有保留舊校舍,真的蠻惋惜的,因為這裡承載著校友們很多的回憶,因此如果連僅存的幾棟舊建築都消失了,學校就會失去特性。
最後,校友們的努力得到回報,當局在2019年10月21日正式保留舊校舍的三棟建築。
談到未來,陳沛鑾表示打算讓兩個女兒就讀新加坡女子學校,希望她們可以一代傳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