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首屆「興化美食文化節」落下帷幕——莆仙文化元素受熱捧

新加坡民眾體驗莆仙戲表演。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3月17日,為期6天的新加坡首屆「興化美食文化節」落下帷幕。美食、禪武、戲曲、木雕等莆仙文化元素受到新加坡民眾的熱捧。近距離的鄉味、鄉音、鄉愁、鄉誼、鄉情,令當地僑胞難忘。
「各方反映超好,盛會舉辦得空前成功。作為莆田人,看到如此熱鬧的場面,滿心歡喜,無比興奮。」在新加坡35年的周家萍是仙遊人,從小聽著家對面的鯉聲劇團戲曲長大。她說,看到家鄉的莆仙戲,聽著熟悉的十音八樂,勾起她對家鄉的無限回憶。
此次「興化美食文化節」是在世界著名的商業大街之一的新加坡烏節路中心義安城廣場舉辦。活動中,新加坡莆田十音八樂隊特邀湄洲島3歲十音八樂「小神童」蔡昱程及其家人同台演奏莆仙戲曲牌《集賢賓》,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莆仙戲劇院副院長黃艷艷在旁傾情演唱。這個特殊的臨時組合,配合默契,完美演繹,贏得滿堂彩。
這是蔡昱程第一次出國演出。舞台上,他身著紅色中式童裝,穩坐「C」位,精準敲打小鼓槌,動作嫻熟,驚艷全場。由於十音八樂的鼓手是把控節奏最重要的一環,也被尊稱為「鼓頭」,因此他被團員們稱為「蔡團長」。
新加坡莆仙同鄉聯合會會長方誌忠說,「蔡團長」一來就成全場焦點,大家都很喜歡這個可愛的小寶寶。為讓全場觀眾更清晰地看到他的表演,舞台大螢幕左右兩旁還各設一個小視屏,聚焦蔡昱程表演特寫。
莆仙戲劇院院長吳清華介紹,莆仙戲劇院組織13名演員赴新加坡,演出莆仙戲精品劇目《踏傘行》選段和經典折子戲《春草闖堂·抬轎》《海神媽祖·梳發立志》。現場座無虛席,反響熱烈。
踏步,蹀步,雙跳步……莆仙戲劇院的演員們邀請新加坡戲迷登台體驗莆仙戲表演,讓戲迷們過足了戲癮。新加坡中文教師方素嫻在參與互動後表示,莆仙戲《春草闖堂》片段從小看到大,但真正學起來實屬不易,一個手勢、一個步伐,都是功夫。
演出結束後,不少觀眾爭相來到後台同演員們合影。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主任丁荷生教授說,他一直在關注莆仙文化,現場看到莆仙戲,更覺得驚艷。莆仙戲細膩動人,充滿東方美學韻味。
此次「興化美食文化節」期間,中新藝術家同台獻藝,展現和平友誼。曾在《中國達人秀》等多個節目中亮相的莆田繪畫表演藝術家黃鳳榮現場演畫,資深書法家朱文洪、俞映紅和黃加芳等展示深厚書法造詣。曾參加《中國好聲音》的新加坡莆籍藝人董姿彥和向洋獻唱熱門歌曲。短短6天的活動,在新加坡反響熱烈,深化中新兩國文化交流,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縱深發展,擴大「媽祖故里靈秀莆田」文旅品牌影響力。(湄洲日報 全媒體記者黃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