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壘「中國人」  桌球如是,AI亦如是?

2025年03月20日   •   5472次閱讀

本地網民趙德馨近日在臉書上發布了一張照片,照片上方標註著「中國的美國人工智慧(AI)團隊」,下方則標註著「美國AI團隊」。

他附上了簡短的說明:「ChatGPT vs Deepseek」。

不難發現,兩張照片中的團隊成員,全是清一色的華人臉孔。

成立僅一年多的中國AI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近日在AI界聲勢大漲,成為全球眾多AI開發者和用戶的新寵。

業界普遍認為,DeepSeek可媲美美國AI翹楚OpenAI聊天機械人ChatGPT,其下載量也超過ChatGPT等先進大模型。

因此,不少網民看了這張配上文字的照片後就下定論說:

果然呀,無論是美國的ChatGPT,還是中國的DeepSeek,研發團隊背後都是中國人、華人。

國務資政李顯龍的妻子何晶近日也轉發了這張照片,但未附上任何評論。

原貼文自3月14日發布以來,僅獲得了21個贊和笑臉表情,5條留言,以及11次轉發。

然而,何晶在17日轉發後情況迅速變化,貼文的互動量激增。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就有超過242人給出反應,留言有26條,轉發1次。

照片是真的,註明誤導了人

其實這張照片是攝於2023年7月11日,在日本千葉縣舉辦的2023年第64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並不是任何AI公司的研發團隊宣傳照。

當時圖中代表中國參賽的6名隊員全部獲得金牌,他們分別是來自:

上海市上海中學的王淳稷和孫啟傲

浙江省諸暨市海亮高級中學的史皓嘉

廣東省深圳市深圳中學的姜志城

湖南省長沙市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梁行健

浙江省寧波市鎮海中學的張鑫亮

而美國隊獲得團體總分第二,從姓名來看,六名參賽者是由六名華裔選手組成:

Huaye Jeffrey Lin,來自Lexington High School

Derek Liu,來自Torrey Pines High School

Maximus Lu,來自Syosset High School

Eric Shen,來自Lynbrook High School

Alexander Wang,來自Millburn High School

Alex Zhao,來自Lakeside School

(取自網際網路)

無論是中國隊還是美國隊的成員,他們在2023年參賽時都只是15至18歲的高中生。即便過了一年半,到今年為止,他們年紀最大也不過是大學生,顯然還不是任何AI公司的職員。

而且,中國隊的史皓嘉和王淳稷以及美國隊的Alexander Wang,均代表各自國家參加了2024年第65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不過,鑒於這些中美兩隊成員在數學方面的卓越才能,未來他們加入AI公司、投身人工智慧領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發布這張誤導性照片的網民來自中國遼寧,目前已是新加坡公民。不清楚這張照片是他從網上下載的,還是他自行修改並篡改成所謂的中美AI團隊合照,以至於網民沒有查證就「看圖作文」、紛紛轉發。

至於李夫人是否走漏眼滑手轉發了這張誤導性照片,還是她本人認同華裔研究者在AI研發領域的重要地位,這個問題恐怕只有最了解她的丈夫,才能回答。

值得一提的是,第65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美國隊的6名成員里僅有4名華裔選手,並且戰勝了五年霸的中國隊,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因而被戲稱為「中國二隊」戰勝了中國隊。

在今年美國隊的六名參賽者當中,有四名華裔選手,一名印度裔選手,一名白人選手。(網際網路)

美國的「華裔團隊」還有新加坡華裔教練

美國在2015年至2024年的這十屆賽事當中,美國隊獲得了五次團體總分第一(其中2019年為中國隊和美國隊並列第一)。這一成績與近十年中國隊相同。

在2015年之前,美國隊上一次獲得團體總分第一,還要追溯到三十年前,即1994年舉行的第35屆比賽。

美國隊近十年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這一賽事上成績的大幅提升,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在於美國隊的參賽選手當中,出現了相當多的華裔面孔,還有美國隊的主教練羅博深。

羅博深是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數學系教授,他是新加坡華裔美國人,父母均來自新加坡,在1970年代移民到美國。

父親是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統計學專業教授。母親曾是新加坡高中數學老師。

1999年,羅博深曾代表美國隊參加過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並獲得一枚銀牌。2002年,還在加州理工讀大二的羅博深申請了美國奧數訓練營的助教職位,並由此開始了他的奧賽教練生涯。

羅博深在冠病疫情還想與我國開發一個比「合力追蹤」更好的App,名為「Novid」的應用程式,曾獲得時任總理李顯龍點贊說想法有趣。

美國的AI公司里的確有不少華裔員工

OpenAI在2023年發布GPT-4時公開的所有貢獻者名單中,確實有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優秀研究人員,其中不乏華裔。

根據公開資料,該公司300多名員工(截至2023年1月),其中約有30餘位華人。這些華人研究員大多數來自中國頂尖高校,之後赴美深造,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再加入如OpenAI等美國創新型公司。

儘管DeepSeek的核心成員大多來自中國國內頂尖高校,但也有不少海歸人才,至少有五人分別畢業於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蘇格蘭愛丁堡大學以及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均擁有博士學位。

類似的情況也在奧運會上時有所見。

我們時常可以看到,代表西方國家站上領獎台的選手,竟是一張張華人面孔,而且大多來自中國。

中國在國際桌球賽場上長期占據主導地位,更有「桌球外交」一說。

於是,在作為奧運會項目之一的桌球賽事中,看到了很多穿著不同國家球衣的選手,原本都來自中國。

新加坡就是一個例子。

新加坡在歷屆奧運會中共贏得六枚獎牌,其中三枚來自原籍中國的桌球女將——馮天薇、李佳薇和王越古。

馮天薇出生在中國黑龍江省,曾在中國國家隊訓練了三年,儘管努力,但成績並不顯著。2007年3月,馮天薇開始在新加坡訓練,並於同年9月正式成為新加坡公民,開始代表新加坡參賽。

她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與隊友一起獲得了女子團體銀牌;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她又獲得了女子單打銅牌以及女子團體銅牌。

再比如,足球一直是中國的短板。

為了提升實力,中國國家足球隊也不得不歸化一些原籍巴西的球員,代表中國出戰國際比賽。

艾克森(Elkeson)、阿蘭(Alan Carvalho)、費爾南多(Fernando)、洛國富(Ricardo Goulart)和高拉特(Goulart)等球員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20年5月11日,出生於巴西的中國職業足球運動員(左起)艾克森、洛國富、李可在中國上海參加中國國家足球隊集訓。(路透社)

隨著全球化和技術交流的日益加強,全球越來越多的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無論是人工智慧、科技、還是其他行業的領軍企業,跨國團隊的構建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現象。

我們無需過於糾結團隊成員的國籍,而應更加關注如何通過多元化的合作促進創新與進步。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4788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