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网民赵德馨近日在脸书上发布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方标注着“中国的美国人工智能(AI)团队”,下方则标注着“美国AI团队”。
他附上了简短的说明:“ChatGPT vs Deepseek”。
不难发现,两张照片中的团队成员,全是清一色的华人脸孔。
成立仅一年多的中国AI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近日在AI界声势大涨,成为全球众多AI开发者和用户的新宠。
业界普遍认为,DeepSeek可媲美美国AI翘楚OpenAI聊天机械人ChatGPT,其下载量也超过ChatGPT等先进大模型。
因此,不少网民看了这张配上文字的照片后就下定论说:
果然呀,无论是美国的ChatGPT,还是中国的DeepSeek,研发团队背后都是中国人、华人。
国务资政李显龙的妻子何晶近日也转发了这张照片,但未附上任何评论。
原贴文自3月14日发布以来,仅获得了21个赞和笑脸表情,5条留言,以及11次转发。
然而,何晶在17日转发后情况迅速变化,贴文的互动量激增。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就有超过242人给出反应,留言有26条,转发1次。
照片是真的,注明误导了人
其实这张照片是摄于2023年7月11日,在日本千叶县举办的2023年第6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并不是任何AI公司的研发团队宣传照。
当时图中代表中国参赛的6名队员全部获得金牌,他们分别是来自:
上海市上海中学的王淳稷和孙启傲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高级中学的史皓嘉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的姜志城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梁行健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的张鑫亮
而美国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二,从姓名来看,六名参赛者是由六名华裔选手组成:
Huaye Jeffrey Lin,来自Lexington High School
Derek Liu,来自Torrey Pines High School
Maximus Lu,来自Syosset High School
Eric Shen,来自Lynbrook High School
Alexander Wang,来自Millburn High School
Alex Zhao,来自Lakeside School

(取自互联网)
无论是中国队还是美国队的成员,他们在2023年参赛时都只是15至18岁的高中生。即便过了一年半,到今年为止,他们年纪最大也不过是大学生,显然还不是任何AI公司的职员。
而且,中国队的史皓嘉和王淳稷以及美国队的Alexander Wang,均代表各自国家参加了2024年第65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不过,鉴于这些中美两队成员在数学方面的卓越才能,未来他们加入AI公司、投身人工智能领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发布这张误导性照片的网民来自中国辽宁,目前已是新加坡公民。不清楚这张照片是他从网上下载的,还是他自行修改并篡改成所谓的中美AI团队合照,以至于网民没有查证就“看图作文”、纷纷转发。
至于李夫人是否走漏眼滑手转发了这张误导性照片,还是她本人认同华裔研究者在AI研发领域的重要地位,这个问题恐怕只有最了解她的丈夫,才能回答。
值得一提的是,第65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美国队的6名成员里仅有4名华裔选手,并且战胜了五年霸的中国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因而被戏称为“中国二队”战胜了中国队。

在今年美国队的六名参赛者当中,有四名华裔选手,一名印度裔选手,一名白人选手。(互联网)
美国的“华裔团队”还有新加坡华裔教练
美国在2015年至2024年的这十届赛事当中,美国队获得了五次团体总分第一(其中2019年为中国队和美国队并列第一)。这一成绩与近十年中国队相同。
在2015年之前,美国队上一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还要追溯到三十年前,即1994年举行的第35届比赛。
美国队近十年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这一赛事上成绩的大幅提升,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美国队的参赛选手当中,出现了相当多的华裔面孔,还有美国队的主教练罗博深。
罗博深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数学系教授,他是新加坡华裔美国人,父母均来自新加坡,在1970年代移民到美国。
父亲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统计学专业教授。母亲曾是新加坡高中数学老师。
1999年,罗博深曾代表美国队参加过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并获得一枚银牌。2002年,还在加州理工读大二的罗博深申请了美国奥数训练营的助教职位,并由此开始了他的奥赛教练生涯。
罗博深在冠病疫情还想与我国开发一个比“合力追踪”更好的App,名为“Novid”的应用程序,曾获得时任总理李显龙点赞说想法有趣。
美国的AI公司里的确有不少华裔员工
OpenAI在2023年发布GPT-4时公开的所有贡献者名单中,确实有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优秀研究人员,其中不乏华裔。
根据公开资料,该公司300多名员工(截至2023年1月),其中约有30余位华人。这些华人研究员大多数来自中国顶尖高校,之后赴美深造,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再加入如OpenAI等美国创新型公司。
尽管DeepSeek的核心成员大多来自中国国内顶尖高校,但也有不少海归人才,至少有五人分别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苏格兰爱丁堡大学以及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均拥有博士学位。
类似的情况也在奥运会上时有所见。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代表西方国家站上领奖台的选手,竟是一张张华人面孔,而且大多来自中国。
中国在国际乒乓球赛场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更有“乒乓外交”一说。
于是,在作为奥运会项目之一的乒乓赛事中,看到了很多穿着不同国家球衣的选手,原本都来自中国。
新加坡就是一个例子。
新加坡在历届奥运会中共赢得六枚奖牌,其中三枚来自原籍中国的乒乓球女将——冯天薇、李佳薇和王越古。
冯天薇出生在中国黑龙江省,曾在中国国家队训练了三年,尽管努力,但成绩并不显著。2007年3月,冯天薇开始在新加坡训练,并于同年9月正式成为新加坡公民,开始代表新加坡参赛。
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与队友一起获得了女子团体银牌;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她又获得了女子单打铜牌以及女子团体铜牌。
再比如,足球一直是中国的短板。
为了提升实力,中国国家足球队也不得不归化一些原籍巴西的球员,代表中国出战国际比赛。
艾克森(Elkeson)、阿兰(Alan Carvalho)、费尔南多(Fernando)、洛国富(Ricardo Goulart)和高拉特(Goulart)等球员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20年5月11日,出生于巴西的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左起)艾克森、洛国富、李可在中国上海参加中国国家足球队集训。(路透社)
随着全球化和技术交流的日益加强,全球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无论是人工智能、科技、还是其他行业的领军企业,跨国团队的构建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我们无需过于纠结团队成员的国籍,而应更加关注如何通过多元化的合作促进创新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