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孩子學習,對於很多國內家長來說簡直噩夢。
其一,家長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面對孩子越來越難的題目,他們也手足無措;
其二,家長每天面對著工作和生活上的壓力,對於孩子缺乏溝通的時間和渠道。
孩子的思維方式和大人差異很大,如果完全按照成年人的思維方式給孩子輔導作業,可能真的沒辦法繼續,那麼在新加坡,家長們又是如何給孩子輔導的呢?

新加坡家長的輔導方式
新加坡的家長們為了能夠更好地輔導孩子,會選擇重返「校園」!
32歲的馬來人諾瑪雅·喬哈里就是個例子,在她發現自己無法勝任年幼女兒的數學作業輔導,並且在某些時候無法準確理解孩子課程的數學概念的時候,選擇讓她的丈夫去參加KMM組織的免費教育項目,在每個周日抽出一點時間來參加,學習如何能夠更好地輔導孩子的作業。

結果就是不僅家長能夠更好地輔導孩子,家庭的互動方式也有改變,家庭氛圍也升溫不少。
KMM計劃
KMM組成
KelasMateMatika@CC計劃(KMM)是由三個主要的馬來/穆斯林組織倡議的:Mendaki、新加坡伊斯蘭宗教理事會(Muis)和人民協會馬來活動執行委員會理事會(Mesra)。
KMM目的
目標是到明年能夠讓1500名馬來西亞家長和兒童參加免費教育項目,這是門達克自助組織(Mendaki)現有Tiga M項目的升級版。
KMM條件
KMM計劃所針對的對象是年齡在4-6歲之間、家庭人均收入每月不超過450美元家庭的孩子。
KMM課程
在6期的課程中,家長們除了要學習基本的算術概念和技巧之外,還有4節課讓家長們接觸其他的生活技能,融洽家庭關係,讓孩子通過學習建立自身的自尊和自信心,收穫學習技巧。
KMM特色
在課程期間,除了家長的學習,孩子們通過互動活動,學習數學概念,玩著學就是新加坡教育特色之一。
家長重返「校園」的意義
12月2 日在科學中心舉辦的畢業典禮上,國家發展和人力資源部部長Zaqy Mohamad表示來自家長們的反饋表明,他們現在對輔導孩子學習數學更有信心了。
家長們給孩子輔導過程中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一直都是政府相關部門密切關注的,KMM計劃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在上小學之前做好充分準備。

小編心得
家長們通過重返「校園」以更好地輔導孩子,不僅能更加清楚孩子的課程難易,而且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也更加理解了孩子上學的不易和壓力。
國內的家長還在不斷地往孩子身上加各種課外「負擔」,新加坡的家長們卻已經開始幫助孩子減負。
這就是新加坡教育的一大特色,讓孩子玩著學,還會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幫助孩子一起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