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關於「要權」,何晶還有另外一層深意,那就是她要讓淡馬錫轉型。

在何晶上任之前,淡馬錫雖然投資頗多,但大都集中在新加坡國內,潛力不足。
的確,這樣的做法有利於扶持新加坡國內企業,但另一方面卻也讓淡馬錫失去了更進一步的機會,因為新加坡就算再努力,終究也難逃小國命運,發展有限。
於是,在要來權力後,何晶將淡馬錫的投資一分為三:
一份投資過去,扶持新加坡老舊企業轉型,保留製造業潛力。
一份投資現在,與「世界霸主」美國合作,借勢而起。
一份投資未來,友善中國,支持中國本土企業發展,分享大國崛起的紅利。
在何晶任上,淡馬錫總計在華投資超過4000億,阿里巴巴、騰訊、美團、滴滴......但凡是這些年中國創造出「商業神話」的企業,背後總能看到淡馬錫的身影,顯然,何晶的眼光無比正確。

不過,何晶大刀闊斧的改革,顯然會觸動某些人的利益,因此,在她就任的第一年裡,新加坡國內一直「唱衰」不斷,甚至有不少民眾上街遊行,要求何晶下台,對此,新加坡政府壓力頗大。
面對如此浪潮,李顯龍站了出來,儘管他並不高興妻子接過如此難題,但真當妻子遭遇風浪的時候,身為丈夫的他還是忍不住要為妻子遮風擋雨,因此他拿出自己的前程為何晶作保:「失敗,共同引咎負責。」
所幸,事情並沒有往壞的方向發展。
2003年,也就是何晶上任的第二年,在她的授意下,一向為保持神秘而故作高冷的淡馬錫,首次主動公開財報。
一年74億新元的利潤,幾乎是前一年的30倍!
超46%的回報率,每一位投資者都賺的盆滿缽滿!
淡馬錫市值一路飄紅,新加坡經濟危機得到喘息!
淡馬錫之戰,大獲成功!

著眼未來的智慧
自何晶上台以後,原本風雨飄搖的淡馬錫逐漸穩下腳步,堅定向前,再次成為新加坡經濟增長的動力源。
在之後的20年里,淡馬錫屢創佳績,等到2021年時,市值已經達到驚人的3810億新元,是2000年時的四倍有餘。
而這樣的成績,也反哺到了何晶本人。
2004年,在新加坡的選舉中,李顯龍大獲全勝,成為了新加坡第三任總理,李家輝煌得以延續。
2007年,在《福布斯》公布的全球最具權勢女性排名中,何晶榮獲第三名,並在隨後多年,多次蟬聯亞洲之首,跟朴槿惠、英拉等人不相上下。
除此之外,何晶在淡馬錫得到的分紅,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2021年,何晶從淡馬錫功成身退,開始安心當起自己的「第一夫人」。
不過,因為她的卓越眼光,在「第一夫人」的位置上,何晶依然令人讚揚。

2019年,香港動亂,明明是一場性質惡劣的暴力事件,美國政客卻顛倒黑白,惡意指責中國。
何晶無懼美國的威脅,堅持為中國發聲,不僅諷刺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的雙標言行,而且還發起了一場支持港警的活動,助力中國捍衛國家安全。
而這樣的行為,在何晶身上還並非特例。
2020年,中美輿論站到達頂峰,本來讓舉世悲痛無比的「新冠疫情」,被美國媒體拿來當做抨擊中國的工具,《紐約時報》甚至叫囂:「中國是真正的東亞病夫。」
然而何晶卻替中國做出回應,拋出一張美國新冠死亡案例圖問道:「這對於美國而言又是什麼呢?」
新冠疫情肆虐最猛烈的一段時間,新加坡全國「口罩告急」。
因為新加坡有兩條口罩生產線放置在台灣,所以新加坡政府便請求台灣優先將這兩條生產線生產出來的口罩,優先供給新加坡,然而此舉卻遭到了台灣當局的拒絕。
眼看自家的貨被攔在半路取不回來,新加坡政府急不可耐,無奈之下只好與大陸商量,請求幫助,兩國因此結下情意。
不久後,新加坡國內疫潮退卻,眼瞅著大陸跟新加坡越走越近,台灣決定向新加坡大方出口100萬個口罩。
面對台灣如此「小丑」的行徑,何晶在社交媒體上回復了一句「Errr……」,並配上一疊口罩。
此舉瞬間引爆了台灣人的玻璃心,在網上各種謾罵。
對此,何晶忍不住感慨:「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有台灣這樣不省心的孩子,中國也是真的夠累的!
其實,何晶之所以這麼為中國說話,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看好中國。
作為華裔後人,何晶本來從小便對中國有特別的情緒。
後來長大後,又目睹了中國取得的成就,何晶自然會對中國無比崇敬。
然而,由於一些歷史原因,新加坡與中國關係在前些年並不算多麼好,而受迫於美國,李顯龍左右逢源不能隨便表明態度。
因此,第一夫人何晶便成了中新關係破冰的聯繫人。
目前看來,她的工作做的相當好。
所以啊,擁有這樣一位第一夫人,李顯龍真的不要太幸福。
對於新加坡人民來說,擁有這樣一位充滿智慧的女性,也是一種光榮。
而對中國而言,擁有這樣一位好朋友,也定然會是不錯的際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