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戴口罩上課 受訪家長多擔心 醫生:高風險者最好戴

圖:Facebook/Chan Chun Sing
針對政府將進一步放寬口罩的規定,不少受訪家長表示會擔心自己孩子的健康,並會繼續讓孩子們戴口罩上課。另外,受訪醫生表示,放寬口罩規定並不代表戴口罩對降低染疫風險沒有幫助,他們也認為高風險群體應繼續戴口罩。
李總理前天(21日)在國慶群眾大會上表示,日後,除了乘搭公共運輸和到訪醫療護理設施之外,國人無論在室內或室外都可以選擇不戴口罩,詳情遲些時候會公布。
不少受訪家長對此表示,會擔心因此提高孩子感染冠病的機率,並會繼續讓孩子戴口罩上課。
在立偉小學外等候孫子放學的林女士表示:「最好還是讓孩子繼續戴口罩。」她認為,戴了口罩之後,傷風感冒都少了。
另一名不願具名的家長則說,自己還是覺得戴著口罩比較好。不過被問及若學校允許不戴口罩上課,自己會不會繼續讓孩子戴,她表示得看到時候本地冠病疫情的發展趨勢,再做決定。
然而,也有少數家長覺得這個決定是明智的。來接三名子女下課的Hanah受訪時說:「我認為這是好事。孩子們在上課時需要看到彼此以及老師的表情。這對於他們在學習方面至關重要。」
她也補充,自己認為學校已經做足了防疫措施,確保孩子們在一個衛生的環境里學習,所以並不會太擔心。
受訪醫生:放寬口罩規定並不代表口罩失去保護效能
受訪醫生均表示,即使政府放寬口罩規定,但人們最好能繼續戴好口罩保護自己,尤其是體弱多病的人士。
斐瑞醫療中心傳染疾病醫生盧家燊認為,政府進一步放寬戴口罩的規定並不代表戴口罩沒有助於抵抗病毒,而是因為在現階段,強制戴口罩或許已經沒那麼重要,很多已開發國家也不強制戴口罩了。「現在和冠病初期不一樣,當時你不戴口罩,死亡人數就會增加。」
他進一步說:「奧密克戎(的症狀)比德爾塔輕微,病菌也不會往越來越致命的方向演變。而且我們已經是屬於在一個能夠非常好地控制和應對冠病的階段的國家了,所以無需太擔心。」
盧家燊還表示:「我覺得這個時候放寬其實是非常恰當的。因為現在我們知道BA.5這個風波在一個下滑的趨勢,我們從這個BA.5高峰每天有5000、6000起,已經掉到每天2000、3000起了。那我們也從別的國家的BA.5高峰可以看到,這個BA.5的風波差不多是六到八個禮拜,我們已經過了那個時間。」
來自康威醫療的許敬佳醫生在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也同意這個觀點。他說:「為什麼開始時戴口罩?因為兩、三年前,這是一個危險的病毒,我們對這個病毒不熟悉,當時沒有疫苗,沒有藥物。」
除了年長者之外,受訪醫生皆表示,那些沒有接種疫苗或是患有慢性疾病的人都屬於高風險群體。
許敬佳醫生說,患有慢性病或是癌症患者吃的藥物都會降低病人的抵抗力,所以他們也屬於比較容易受感染的群體。
許醫生說,這些較容易受感染的群體基本上應該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但如果非去不可,就應該戴好口罩。
他說:「如果你覺得你風險比較高,就不應該去太多人的地方。如果必須去,就得戴口罩。」
他補充,一般人也應該持有社會責任感,如果生病了就得戴口罩或是避免外出,以免將病毒散播給其他人。
盧家燊醫生也敦促屬於高風險群體的人士保護好自己,把口罩戴好。「如果已經戴了口罩,打了疫苗,就無需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