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像一個在中國百萬年薪的優秀職場女性,來到新加坡後面試屢面屢敗嗎?
留學碩士坦言知道新加坡不是特別好找工作,但沒想到自己完全找不到。
還有人求職被拒最常見的理由是,QUOTA不夠。
這就是——新加坡DP的現狀
DP准證
全稱是Dependant’s Pass,在新加坡工作或經商並持有EP、SP或Entrepass的人士,可為自己的配偶及21歲以下小孩申請家屬准證。可以說,DP准證幫助了很多家庭團圓。
曾經,DP是就業市場上的香饃饃。只需要通過僱主向人力部申請一封LOC(Letter of Consent,即就業許可證),不占公司配額,僱主也不需要繳納人頭稅,DP就可以合法上班。在LOC的時期,許多為了支持配偶在新加坡的事業而放棄中國國內一切赴新的家屬,要是有意願繼續在職場闖蕩的話,並非難事。
但隨著2021年5月1日新政實施,所有DP持有者,如果想要在新加坡工作,必須申請工作準證相關的工作證件。
這也就意味著僱主需要衡量公司的QUOTA(配額)夠不夠,請你值不值得付出更高的人頭稅。可惜的是,不少曾經願意聘請DP的僱主開始SAY NO.

(一個DP收到的勞務中介回復)
許多曾經在中國國內職場風生水起的DP家屬來到新加坡之後,尷尬地發現一身本領毫無用武之處。
新政已經實行近一年,在疫情嚴重時期,DP們還能安慰自己不出去上班至少更安全,目前疫情逐漸有了雲開月明的跡象,DP卻發現自己的就業之路依舊長夜漫漫。
人力部長楊莉明曾說,在新加坡持工作許可證LOC的DP大約只占所有工作準證的1%。
辣媽認為,不能因為受影響的人只有1%,就忽略掉少數群體的聲音。為此,辣媽特意採訪了數位DP人士,請聽一聽他們的心聲。
Vivi
中國百萬年薪事業女強人,
來新加坡竟然屢面屢敗?!

出發地:上海
抵新時間:2021年8月
年齡:35歲
家庭情況:兩大兩小
原職位:跨國公司中高層
工作經驗:12 years experience in consumer marketing, A strategic thinker and sophisticated team player with MNC experience
Vivi剛來新加坡的時候,並沒有急於找工作,按她的原話說:「國內過的太累了,到這裡才慢慢放鬆下來的。」
在中國的時候,她在跨國公司從事營銷相關的工作,年薪百萬,是眾人眼中非常成功的女強人,卻很少有接兩個兒子放學的時間,即便偶爾得空休假能接他們幼兒園放學,可孩子們在廣場上和同學玩樂的時候,她也基本被電話會議占據,根本沒有辦法認真地陪伴他們玩耍。

因為隊友工作變動,去年夏天,她毅然辭職帶著兩娃一起來到新加坡,以前被工作偷走的時間,才好像慢慢被一點點補回來了,能夠放下手機接孩子們放學,一起去圖書館悠悠地講故事,到巴西立趕海,精心準備一家人的美食……哥哥和弟弟也說她不上班的這段時間,他們都很開心。

(Vivi終於有時間為一家人準備可口的美食)
這樣的日子大約過了三個月,Vivi決定再次出山,因為全職媽媽實在太無聊了,娃去上學了就沒事兒了,她又是那種閒不下來的,一下子空下來了沒目標其實挺難受的。
說找就找,Vivi自信地投了有七八十家,明明工作經驗豐富,居然只收到七八家的面試通知。有些是職位不合適,就沒往下走;有些是HR通了電話,才知道她是DP,然後被告知現在EP很難申請,所以就乾脆不看外國人了。Vivi說找工作發現公民和PR才能優先,簡直就是往心上捅刀子。

VACATION TRAVEL
(招聘信息上的「攔路虎」)
除了轉准證問題外,Vivi還面臨的一個困境是,以前她雖然有跨國公司經驗,但新加坡的公司會更看重本地工作經驗。
因為做marketing的就是要了解當地市場,不同環境的做法都不一樣,所以她雖然過往履歷輝煌,但在新加坡本地求職反而頻頻碰壁,有好幾個面試都到了最終面,結果還是沒成。
她也因此卡在一個很尷尬的處境——找基層的崗位別人請不起,即使她接受降薪,別人也覺得她呆不久;找對應的管理崗位,又缺少對當地的認知。
Vivi之前是蠻自信的一位女性,有段時間都開始懷疑自己了,不禁問:「我才35歲,就要跟職場告別了嗎?」
現在,她仍然在堅持學習與工作相關的證書,相信不斷加強自身能力,未來有一天一定可以靠實力拿下offer!
Echo
十億人氣動漫編劇
來新加坡發現同樣工種
比珍稀動物還少見
出發地:成都
抵新時間:2021年10月
年齡:85後
家庭情況:兩大一小
原職位:動漫編劇

Echo記得第一次跟新加坡朋友介紹她在中國是動漫編劇的時候,新加坡朋友詢問了半天她的工作內容,然後說印象中沒聽過有人從事這個職業。
這也成為Echo找工作的大難題。在求職軟體上搜索Scripwriter的職位,果然沒有。

(在JobStreet根本搜索不到編劇職位)
而在中國工作的時候,Echo甚至登上過某動漫平台的大咖訪談,擔任編劇的漫畫獲得13.8億網絡人氣,並且成功改編為動畫。來到新加坡後,她只能考慮轉行。
中文寫作本來是她過往人生中最大的優勢,但是在實行雙語的新加坡,英文更像是數字最前面的「1」,其餘能力都是「0」。Echo的英文並沒有像中文一樣好,一次面試中,面試官很明確地指出她的英文不夠好。
Echo只能利用一切機會學習英文,一有契機就逮著孩子幼兒園的英文老師和外國家長一頓猛聊,最近她參加的雅思考試成績得到了6分。

(雅思6分,達到了申請海外學校的最低語言要求)
也有人建議Echo可以遠程工作,繼續接中國的單子,可Echo覺得既然來到新加坡生活,就要融入當地社會,而職場是最能幫助她融入本地文化的。
但是新加坡的外國人,因為種種限制,造成擇業範圍太窄了。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Echo不得不成為一名全職太太,這令她覺得像被丈夫包養了。
雖然她和她老公彼此的心愿都是包養對方,這是兩人都體諒對方工作辛苦時產生的想法。先生看Echo寫作時常熬夜,Echo看到先生有次腎結石發作,抱著垃圾桶吐完又繼續回到電腦前敲代碼。兩人都希望成為對方的金錢後盾,讓愛人過自己想要的日子。
但情話是情話,真的成為了全職太太,Echo還是諸多不適應。
Echo說,她最絕望的一個清晨是在家裡的地板上發現了螞蟻大軍,她連忙用清潔劑擦洗地板,但老公路過時不小心踢翻一大瓶清潔劑,她又連忙拖地。地面濕漉漉的,孩子又跑了過來,一下子滑倒摔得哇哇大哭。那個瞬間,她心裡只有一個想法,要是有份工作就好了,她去上班,然後就可以請一位擅長做家事的女傭,一切井井有條。
現在,Echo正在著手申請碩士,反正不能工作就繼續讀書,一定要忙起來才行。
在未來,她希望還有包養她先生的機會。
花花
二次出發新加坡
哪怕只賺一千塊都覺得有錢
出發地:成都
抵新時間:第一次2009年5月,第二次2021年7月
年齡:85後
家庭情況:兩大一小
原職位:航運公司客服
工作經驗:熟悉物流全套流程,空海運的經驗都有。

花花其實對新加坡已經很熟悉了,09年的時候她大三,按學校的安排,來到新加坡實習,在樟宜機場做空運相關的工作。這一做就是六年,期間她也認識了她的現任老公,也是中國人。
兩人結婚後,花花因為機場工作經常排夜班掉頭髮掉得厲害,動了回國的心思,然後火速找到中國的工作,回國後開始異地婚姻。直到孩子三歲了,考慮到孩子大了需要和爸爸在一起,去年7月,花花帶著孩子回到了新加坡一家團聚。花花的先生已經留在新加坡有十多年的時間,曾經申請PR被拒,今年拿了本地文憑再度申請,正在等待進一步的消息。

(男孩的成長過程中,非常需要爸爸當榜樣)
一開始,考慮到疫情,她沒有讓孩子進幼兒園,也沒有急著找工作,而是專心照顧家人。但是今年1月初,孩子已經恢復上幼兒園,她也開始躍躍欲試地想要工作,可以增加家庭收入,有過新加坡工作經驗的她對重新找工作大體上算樂觀,但也不是完全樂觀。
她現在是DP身份,聽說DP的LOC取消,不禁覺得很可惜,畢竟她英文不算很好,現在求職的方向也不是大學對口的專業,取消LOC信意味著不能簡單地出去找工作,她希望政府能夠儘快恢復DP拿LOC就可以工作的政策。
畢竟,只要出去工作,花花就覺得哪怕賺一千塊錢,她都比馬雲有錢。
陳大仙
疫情宅家寫網文
日更4000字撲了
出發地:上海
抵新時間:2021年3月
年齡:90後
家庭情況:兩大一小
工作經驗:18年底銀行辭職,轉行開民宿和奶茶店,2021年3月赴新,10月開始寫網文。

(大仙的工作桌)
大仙去年3月來到新加坡,考慮到疫情,加上家裡有小孩,她並沒有外出找工作,但這樣的生活實在太閒了,所以充滿文藝細胞的她索性決定寫網文小說。

網文為了留住讀者和吸引流量,保持日更是最好的辦法,而且還有全勤獎。但日更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每天都要寫四千字,而且每天都要想新的情節,坦白說,大仙的付出與收益並不成正比,每天堅持日更四千字,但收入卻穩定在人民幣幾塊錢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