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疫情這兩年不確定性變得更多,在海外工作學習的遊子們某個時間節點或許都會糾結一個問題:留下還是離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而網友也分享了自己選擇背後的考量。以下為網友塗山雅雅全文:
為什麼要放棄巴黎生活?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其實從本社畜個人的工資、醫保、工作壓力、居住環境來說,法國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就如今法國的整體環境來說,其實放棄法國,選擇新加坡並不是一個很困難的選擇。

(圖源:unsplash)
1.安全
在眾多作者筆下,巴黎都是羞澀浪漫的少女。但其實在初來之時,學長學姐就經常告訴我們「巴黎北邊不要去」「晚上10點以後,女生最好不要單獨行動」等。並且在親身經歷了搶劫、暴亂、歧視之後,我對巴黎的感覺,只有後怕。它不像是踩著水晶鞋精緻裝扮的名媛,更像是送出毒蘋果的後媽。這裡細說我被搶劫的經歷。本人並沒有背任何奢侈品包、穿高檔衣服的習慣。只是像往常一樣乘坐地鐵上班,忽然在走進車廂的一瞬間,我被兩個壯漢夾住,身體無法動彈,由於車廂上班人多,我也並沒有太在意。在列車運行中,我隨著車體的轉彎、剎車而晃動搖擺,同時這樣的列車運行環境讓我削弱了原本對外界物體接觸的感知能力,在1分鐘後,我被列車的一個急轉彎整個身體甩了出去,這時我才發現我的背包被打開,但由於我沒有攜帶任何貴重物品的習慣,所以兩名劫匪在對著我口吐芬芳了一會兒之後就下車了,警察說我被搶劫的主要原因也只是因為我是亞裔,並且劫匪猜測我是中國人,而在這群劫匪的眼裡,中國人=有錢人,僅此而已。
同時,在法國遇到此類情況,報警往往無濟於事,因為缺乏視頻監控設備,而且搶劫偷竊犯罪率過高,警方選擇登記之後,很少有下文,起碼到現在我也沒有接到任何警方處理後續問題的電話。但在新加坡,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就不大了,而且新加坡有嚴格的法律懲罰,以及分布廣泛的視頻監控設備,想要做此類違法事件,成本過高。

(圖源:unsplash)
2.衛生
在你的心裡,法國是否就是「香榭麗舍」和「楓丹白露」的代名詞?琳琅滿目的奢侈品,人人衣著時尚,宣揚個性?但法國不僅令人紙醉金迷,也令人想「敬而遠之」。香榭麗舍的街道上,不僅有目不暇接的奢侈品、鬱鬱蔥蔥的蒼天大樹,還有希望轉運的人們最信奉的狗屎(狗屎運)。

據統計,巴黎寵物狗的數量超過30萬隻,每年在人行道上的狗狗排泄物大約有20公噸,平均每5秒路面就有1公斤的狗狗排泄物。並且,巴黎沿路很少遇到環衛工人,雖然法國幾大城市的市政局已經盡力消除這些「地雷」,甚至有城市還設計了「吸糞摩托車大隊(caninettes et vox pop as motocrottes)」 但由於成本高,功能小,最終這項政策也匯入了歷史之中。
當然,這只是法國比較出名的一個衛生問題。其他類似於,隨地大小便、亂吐口香糖也是非常常見的。而在新加坡,別說是狗屎、口香糖了,連蚊子、老鼠、蒼蠅都很難見到(喜歡養的除外)。
3.其他因素
新加坡的語言優勢絕對是決定因素之一,在新加坡中文英語隨意切換。而在法國,從簡單的法語切換到英文,你都可能直接被店員忽視,尤其當你對店員說 「Je ne parle pas Français, Je parle Anglais」(我不說法語,我說英文)店員內心「儂腦子瓦特喇?」
當然,選擇新加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離家近!然而由於現在回國都需要隔離14天。所以這個優勢有跟沒得也一樣了。
至於工資,本社畜法國稅後,對比新加坡,工資應該沒有差太多,所以在我的地域原因選擇中,工資不占主要原因。

(圖源:unsplash)
當然,還有其他超級多選擇新加坡的原因,例如飲食習慣、國內時差、父母的期望等等,在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最後,社畜想說,最終選擇在哪兒生活都是的權利,以上只是本社畜自己的生活經歷,不具有廣泛性。未來在新加坡希望有更好的發展~c』est tout! Salut~
(文字來自《新加坡眼》APP網友塗山雅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