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國家為了增強民族自尊心積極推行「去漢化」政策,比如說越南、韓國就廢除了漢字。其實就連新加坡這樣的華人國家也曾推行過去漢化,但是最後的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

韓國人的去漢化非常激進,他們甚至還把「漢城」改名為「首爾」。不過對於韓國而言廢除漢字是他們的一個巨大的損失,因為韓語和日語的片假名和漢語拼音差不多,失去了漢字只用拼音會出現很多歧義,同音字和同音詞無法區分。
正因如此韓國的法律條文至今還需要漢字進行注釋,為了分清楚每一個韓國人,韓國身份上的姓名也要使用漢字標註。這樣看來韓國廢除漢字有些自找麻煩了,這也難怪現在不少韓國人希望政府恢復漢文教育。

新加坡獨立之後李光耀也曾經推行過去漢化的政策,這個舉動讓很多中國人都覺得不理解。
韓國、越南這麼做人家畢竟和咱們不是一個民族,但是新加坡的華人和中國人可稱得上是同文同種了啊!
其實李光耀去漢化也是迫不得已,華人在東南亞立足實在是不容易,當地人都仇視華人,而且新中國成立之後,他們認為華人是共產黨。
新加坡地理位置特殊,做得是貿易金融,需要融入世界,李光耀去漢化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光耀卻逐漸意識到了漢文化的重要性,很多華人居然不會說漢語、寫漢字,為了扭轉這種局面他不得不開展多說華語運動。

然而時至今日新加坡華人的漢語水平下降嚴重,就連前幾年新加坡政府推行華語時寫的「聽說讀寫」四個字中,居然把「讀」寫成「瀆」,新加坡人的漢語水平由此可見一斑!
究其根底,中華文明輻射整個東亞,越南、朝鮮、韓國、日本至今仍保留著不少中國文化的影子。一些國家想要去漢化,意味著他們必須丟棄歷史,丟棄歷史文化。小夥伴們,你們說這種想法現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