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失蹤」54天後,今天撕逼網紅上熱搜:中國人學英語是廢物技能

2019年03月22日   •   3萬次閱讀

中國人該不該學英語?

不管是不是出國

我想很多人都有共同回憶

就是小時候苦學英語啊

當時,真的抱怨過

學英語有什麼用呢?

但是出國了之後

很多人會後悔以前沒有好好學

國內的小夥伴也是如此

步入社會進入外企之後

或者是在遇見外國人之時

誰也不願意張口結舌

我們不從深刻的層面去分析

學習一門語言的重要性

就說說很日常,很接地氣的那一面

生活,離不開英語

學習英語不該單單看效用

高數和物理也不怎麼

能夠在生活中用到,就不學了?

英語,應當成為一種工具

谷歌引擎

找到更廣泛信息的工具

尤其是接觸到「污染性信息」時

英語可以成為你

明辨真偽的工具

舉個例子吧

之前在網上傳說

NASA發現了第十三星座

全網,全朋友圈都是

這樣子刷屏的

但是隨便去搜索下

就能發現NASA可不是

這個意思啊

NASA還發推笑談:

「你聽說我們改變了星座?

不是欸,我們就是做了個計算」

NASA沒有官方中文微博

這樣的平台去闢謠

當你百度:「第十三星座是否真的存在?"

還是有很多下面這樣的信息

谷大白話在《奇葩說》分享

這樣的一個言論

然而,其實他並不是英語專業

而是學中醫的

很多人會問「我怎麼學英語?」 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為什麼要學英語?」 因為有了語言你才能打開文化的大門,有了對文化的了解你才能加深對這個語言的認識。早年佛經有一句話: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

是說,佛經只是一個工具,它就像一隻手或者一根手指,它指的是月亮,那個月亮才是最終極的真理。你不能光看這個佛經,你要看到最後它指引的這個月亮。我覺得英語也是這樣,任何語言都是,它只是一個工具一個過程,最後指引你的是一個博大的文化。

學習,也離不開英語

很多論文黨也有同樣感受

沒有谷歌和英文文獻

這寫論文可是相當坎坷了

英語,是最為通用的國際語言

許多科教文獻等

都以英語為載體發表和傳播

我們先來看一個數據

維基百科作為網上最大百科

英語詞條有四百萬

這是其他語言所不能比擬的

根據一個網絡數據報告

網際網路上共有約5億個網站

大約有2.75億個

以英語為內容的網站,一半還多!

在文獻方面,英語文獻的

數量也是大於其他語言的

而將英語文獻翻譯成中文之後

理解文獻的難度就會上升

學好英語對做學術

研究幫助很大

我手欠做了個測試

google詞條「英文」

會出現120億個結果

百度是1億個結果

如果搜索「Psychology」

google會有9億個結果

百度有7千多萬結果

英語,是必不可少的學習方式

是你從一扇門

走入另外一扇門

門外有另一個世界

世界裡有文化有藝術有科學

有思維有觀念有理論

如果沒有英語又怎麼

才能打開這扇門呢?

外國人也說中文

而且,學習英語就是」自我矮化「

那這些學中文的外國人呢?

羅傑斯的女兒

羅傑斯的女兒上了中國央視

一檔節目叫《經典詠流傳》節目

連著好幾天上了熱搜

網友紛紛用「開口跪」來形容

令人震驚的程度

這漢語說的呱呱呱好

「太棒了,普通話講這麼好,音特別准。我要是閉上眼睛聽,完全就是中國孩子。」

為了孩子能接受雙語教育

金融大鱷羅傑斯

一直都是定居新加坡的

新加坡學校的校服

特朗普的外孫女

特朗普的外孫女阿拉貝拉刷屏網絡

她唱中文歌背《三字經》

和古詩的視頻讓中國網民震驚了

Facebook執行長扎克伯格

不僅自己學習中文很多年了

女兒出生後也

都是努力讓她們學漢語

再說了,華人學英語是」自我矮化「?

新加坡感到瑟瑟發抖啊

這裡,可是全國華人都要

學英語的國家!

新加坡:都要學英文!

說起新加坡,比較有特色的

就是雙語教育了

官方語言有英語、華語

馬來語和淡米爾語

第一語言是英語

在新加坡

基本上華語老師都教不同年級

有的老師甚至教四個年級

初一初二初三初四

這就是新加坡雙語教育的

特別之處

華文屬於母語的一種

所以每次要上母語課的時候

華族,馬來族,印度族等學生

要去不同的課室

所以老師不能出現在平行班

那麼相比之下

在新加坡無論你的母語是什麼

英文是都要學的

為什麼華人多的國家?

非要實行雙語教育

說中文就好了幹嘛說英文

這裡面蘊含著

李光耀的」立國智慧「

李光耀讓全新加坡人說英語

2011年李光耀出版回憶錄

《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

在新書首發儀式上他說:

「雙語是新加坡取得成功的基礎」

「出於政治和經濟原因

必須把英語作為我們的工作語言」

有網友認為

李光耀將英語作為第一語言

與他自身的教育經歷有很大的關係

一個英國議員曾經說過

李光耀是蘇伊士運河以東

他見過的最英國的人

擔任新加坡總理後

李光耀在這個多民族的城市國家

做出了推行雙語政策的決定

「儘管新加坡人口以華人為主

但事實上華語絕不可能成為

新加坡的第一語言

雖然我們當時是被

馬來人包圍的多民族國家

但是為了吸引外國投資者

來這裡開發產業

他說:「世界上很少有

國家像新加坡一樣推行

兩種完全不同、毫無關係的

雙語政策

然而,這樣做卻是

非常有意義的

特別是對以移民為基礎

建立的新加坡來說」

李光耀在建國之初就意識到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4788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