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又接受了彭博社的視頻採訪,這種訪談你懂的,每次信息量都超級大!!
這次李顯龍又談了美國大選、中美關係、以及大家最關心的新加坡疫苗情況。
我們一起來看看
李顯龍喊話拜登: 儘快同中國建立建設性關係


(圖源:Bloomberg New Economy Forum)
李顯龍總理在彭博創新經濟論壇(Bloomberg New Economy Forum)接受彭博社總編輯米思偉(John Micklethwait)的專訪。

(圖源:微博)
說到經濟,肯定避不開中國、美國的話題。
李顯龍判斷中美兩國會保持相互競爭關係、但他認為雙方不應發生衝突,應盡力發展共同的利益和克制分歧。

他提到「過去四年經歷了一段紛亂複雜的時期」,現在他呼籲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制定有利框架,同中國建立建設性關係。
因為「中國和美國是全球兩個最強的國家」,理應應該在框架下處理貿易、安全、氣候變化、核問題等。
雖然他知道這並不容易。

(圖源:李顯龍FB)
在我們上一次的訪談中,你談到新加坡在亞洲扮演的角色,也談到中國的崛起,那你覺得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應該對這個區域,特別是對中國的政策,做些什麼?
李顯龍: 我認為他的首要任務是處理美國國內的事務。
……亞洲,尤其是中國,對美國來說很重要。我希望他能專注於制定一個有利框架,與中國建立建設性的關係。

另外李顯龍又被問到了「選邊站」的問題。
他直言:「我們都希望與美國合作,希望與其他蓬勃發展的經濟體合作。」
但是,他強調:「我想沒有多少國家願意加入一個會排除其他國家的聯盟,尤其是一個沒有中國的聯盟。」

他還提到連歐盟都正嘗試與中國簽訂投資協議。
李顯龍總理的表態,剛好呼應了最近新加坡、中國和其他15國簽訂RCEP的事。

(圖源:央視新聞)
關於疫苗: 新加坡肯定不是最後用上的國家 採訪還提到了新冠疫情和疫苗。
前天美國製藥公司Moderna公司對外宣稱,經過第3期臨床試驗,30,000志願者接種疫苗後,該公司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有效性高達94.5%。
上周一輝瑞公司(Pfizer)也宣布的三期臨床試驗疫苗有效率達到90%。

感覺疫苗離普通人越來越近了。
主持人問李顯龍像新加坡這樣的小國家是否擔心全球都需要疫苗的情況下,自己會不會排在後面。
李顯龍說:大國都會「爭第一」,但是新加坡也不會落後。

(圖源:海峽時報)
新加坡已與多家新冠疫苗生產商達成協議,以確保一旦有疫苗就不會「排在最後」。
而且新加坡杜克—國大醫學院和美國藥劑公司Arcturus Therapeutics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ARCT-021」也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

(圖源:dukenus)
但是,李顯龍同意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過一個非常正確的觀點,控制新冠的最佳方法是制定合理的優先級計劃,把疫苗分發到到最能發揮作用的地方。
所以新加坡的疫苗注射將會分人群,賦予不同的優先級,高風險族群如年長者,以及醫療人員等前線人員優先注射。
新加坡的最大挑戰: 開放的同時控制疫情輸入
李顯龍直言不諱,他觀察到亞洲國家人民因為更遵守防疫規則,所以比西方國家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但新加坡現在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找到安全的方法重新開放其邊境以幫助商業和旅遊業的發展,同時控制好冠狀病毒的輸入。
他說新加坡開不開放,對於新加坡來說似乎「沒得選」。

「如果你是一個像中國這樣的大國家,你可以決定關閉所有入境點,並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隔離,也不會遇到太大(經濟)困難。」
「但是對於新加坡來說,這將是非常艱難的。」
所以新加坡尋求安全開放的路線預料不會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