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發布公告稱,經初步計算,11月新加坡製造業產值回升,產出同比增長17.9%。前11個月,新加坡製造業產出同比增長6.5%。
按主要行業看,11月新加坡電子產業集群產出同比大漲34.9%,其中,半導體製造業的產出增長40.9%,計算機外設與數據存儲設備製造業產出同比增長5.1%,而其他電子模塊元件製造業產出同比增長2.7%。

新加坡製造業
新加坡精密工程產業集群產出11月同比增長7.3%。其中,精密模塊和元件製造業產出同比增長2.8%,機械和系統製造業產出同比增長9.4%。
新加坡製造業的發展
在1965年建國以後,新加坡通過大力發展製造業,經濟迅速起飛,國家實力不斷增強。在此過程中,新加坡一直都在根據國際局勢來調整發展的策略和方向。
多年來,新加坡一直將製造業作為支柱產業加以培育,經濟發展的後勁和抵禦風險的能力逐步增強。新加坡製造業的四大支柱產業分別為石油化工、電子業、機械製造、生物醫藥。
01 新加坡的電子產業
新加坡電子產業以創新為發展核心,為產業提供所需的科技、製造和商業解決方案,創造新的發展領域。如今,全球十分之一的晶片以及40%的硬碟媒體都製造於新加坡。
新加坡尊重智慧財產權,並具備誠信、高效及可靠性等有利條件。新加坡為企業提供國際人才。新加坡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到新加坡生活、工作、學習和探訪。新加坡已成為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的基地,可以滿足投資者的需要。新加坡電子業界也不斷提升員工素質,確保足以應對未來需要。

新加坡電子產業
人才是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套全面的能力發展計劃來滿足電子業的人才需求。經濟發展局宣布與南洋理工大學合作設立VIRTUS卓越集成電路設計中心(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Centre of Excellence of Singapore)。
VIRTUS培訓模擬與混合信號集成電路設計的研究生,並在低耗管理和能源採集等新興領域開發關鍵性技術。經濟發展局也出資設立獎學金,資助晶圓製造和集成電路設計等領域的本科和研究生。
02 新加坡的化工業
新加坡裕廊工業區是亞洲最早成立的開發區之一。裕廊化工島也是全球單位面積產值第一的工業園。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裕廊島工業區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新加坡也是全球最大的自升式石油鑽井平台製造國。
新加坡的化工業發展可以追溯到新加坡建國時。二戰後,新加坡是一個缺乏資源、工業落後、失業率極高的彈丸之地。為了改變這種面貌,新加坡建立了開發區,選擇以吸引跨國公司的投資。

新加坡裕廊工業區
1960年代,李光耀果斷決定新加坡要大力發展石化產業。1961年,新加坡設立了裕廊工業區。1973年10月16日,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給新加坡的石油工業帶來巨大的轉機。
1980-1990年間,菲利普斯新加坡石化等8家公司先後在新加坡設立,這也意味著新加坡龐大的石化產業集群逐步建立。90年代,新加坡裕廊島工業區就成為僅次於美國休斯敦和荷蘭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
03 新加坡的機械製造業
機械製造也是新加坡的優勢產業。新加坡一度是全球最大的自升式石油鑽井平台製造國,獨占全世界70%市場份額。
04 新加坡的生物醫藥業
新加坡作為亞洲最大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之一,同時是全球生物醫藥製造和研發重地。其生物醫藥產業已形成「大士製造,啟奧研發」的產業集聚格局,在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過程中,國家層面戰略支持、產業政策支持和完善的產學研轉化體系三個方面成為推動產業集聚的驅動力。

新加坡生物醫藥業
新加坡於2000年開始在國家戰略層面規劃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到2019年,新加坡生物醫學製造總產值已達到363億美元,其中,製藥行業產值達到219億美元,醫療器械行業產值達到144億美元。在生物醫學領域,新加坡有300多家企業,50多個製造工廠,50多家研究機構,行業相關從業人員人數超過24000人。
許多國際頂尖的跨國企業,包括AbbVie、愛爾康、Amgen、諾華、輝瑞、羅氏、賽諾菲、夏爾和默克等均把亞太地區總部、大型製造工廠或研發中心設在了新加坡,並在近幾年加大對研發實驗中心的建設投資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