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新加坡國際基金會執行董事長陳麗娟所說的,公共外交的核心是對一個國家的價值、文化和政策的意識,了解和欣賞。通過交換思想、技能和經驗,促進相互尊重和親和力;通過合作和建立關係的項目,完成加強國家之間的聯繫和人民之間信任。叢劇《紅山的傳說》的海外傳播的例子,說明了成功合作項目,能有力度地促進他國觀眾對自身藝術傳統的認知與欣賞,進而增進人民之間的友誼。新加坡和越南的藝術團隊也因為這個項目,會繼續探討交流的可能性。
儘管新媒介環境下的今日,民間傳說的海外傳播可以通過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技術的形式展示、或網際網路大數據驅動的知識圖譜、或通過網絡甚至短視頻進行快速傳播,但不同國家的藝術家通過面對面的交流與合作,意義與效果大不相同。
(作者為新加坡戲曲學院創院院長、民族音樂學博士)
注釋:
[1]1962年,邵氏電影公司的馬來電影製片廠拍了Singapura Dilanggar
Todak,由Omar Rojik執導。
[2]Ahmad Hikmat,「Gempar Todak Langgar Changi…Tapi Kemejan Yang Tersadai 」,Berita Harian 28 August 1975,p. 1.
[3] Brown C. C.,trans. Sejarah Melayu or Malay Annals. Singapo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p.16.
[4]Brown,Sejarah Melayu,p.16.
參考文獻:
1.Sim,Mei Jun Sophie(沈美君),Fishy Tales:Singapura DilanggarTodak as Myth and History in Singapore Past,2005. An unpublished Master of Arts thesis of department of history,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Tan,Jean(陳麗娟),「Connecting and Collaborating to Change the World:Diplomacy in the Palms of Citizens」in Commentray,Volume 26,2017,p.150-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