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病毒侵襲新加坡?全島安全體系備受考驗之際,新加坡政府啟動「新加坡保潔運動」

2020年02月18日   •   2萬次閱讀

屋漏偏逢連夜雨,當新加坡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控制之時,骨痛熱席捲著一種30年罕見的病毒也在全島滋生。

最近,新加坡國家環境局(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發出警告:全島可能再次爆發骨痛熱症!

僅僅是本周一至周五(2月10日—14日),就已出現至少224例病例,上周是400例。同時在程度上也有所提升,近半數病例是罕見的第三型病毒(DenV-3),這一類型的骨痛熱症已有30年未在新加坡爆發!

詳情請閱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雙重病毒的炙烤考驗著新加坡的安全體系。

就在此時,為了配合新加坡新冠肺炎的防疫工作,遏制住骨痛熱症的爆發趨勢,尤其是提升人流量較大的公共場所衛生,新加坡國家環境局(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啟動了「新加坡保潔運動」(SG Clean),設定了「SG Clean」的質量標準(SG Clean Quality Mark),鼓勵各行各業維持各自場所的乾淨與衛生,尤其是高人流量的地點。

新加坡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2月16日在淡濱尼天地小販中心宣布運動正式啟動。擁有42個攤位的這個小販中心,率先自願加入「新加坡保潔運動」。

擁有42個攤位的淡濱尼天地小販中心,也是首個獲得「SG Clean」質量標準(SG Clean Quality Mark)的小販中心,該中心有多個攤位已張貼這個質量標準的貼紙。

而繼小販中心後,新加坡國家環境局還會逐步到商場及餐飲場所、幼兒園、酒店、遊覽景點及各個交通樞紐督促提升保潔的質量標準。國家環境局希望新加坡人和商家在冠狀病毒疫情結束後,繼續維持個人及公共場所衛生。

我們希望不是因為有危機大家才這麼做,我們需要增強對良好個人衛生習慣的認識,良好的保潔習慣,並保持它,這是超越這波冠狀病毒疫情。

「SG Clean」質量標準具體是什麼?

就以小販中心為標準,新加坡國家環境局規定,要達到質量標準的小販中心,必須每三個月大掃除、廁所一天清理和消毒十次,確保廁所提供洗手液以及人流量較大的地方要加強清理和消毒等。而為確保質量標誌持有者維持高衛生水平,相關部門也會定期派人稽查,也促請公眾充當耳目,若有發現任何衛生疏漏,普通民眾可撥打熱線舉報。

新加坡環境的社會管理向來遵循「3P」模式,即「People(市民)、Private(企業)、Public(政府)」,通過公眾教育、社會志願者、全國性 的宣傳活動等方式讓更多的市民、企業及全社會投入到建設環境、愛護環境之中。「新加坡保潔運動」的啟動,更離不開人們的廣泛參與!

乘德士主動掃QR碼 「打卡」

目前新加坡共有四名德士司機和私召車司機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其中三人的傳染源頭未明。其實乘客在搭德士或私招車時,都能夠出一份力, 幫助追蹤誰曾同病患有過接觸(Contact Tracing)。

現在乘客在乘坐德士時,可以選擇在車上掃描QR碼,主動向新加坡政府提供自己的行程資料,從而控制病毒傳播。而傳統路邊召車(Street Hail)模式,讓德士司機在路上接載來來往往的乘客,但乘客一般不會留下聯繫方式,一旦有司機感染冠狀病毒,要追蹤接觸者也無跡可尋。

圖片來源:CNBC

雖然在個人資料保護法令(PDPA)等條例下,新加坡政府並不能強行要求乘客提供個人資料。不過,在這個非常時期,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鼓勵公眾在路邊召德士時,留下自己的聯繫方式。

從上周開始,全島德士的后座已經貼上了印有QR碼的貼紙,讓乘客上網提供自己的聯繫方式和該趟德士行程的細節。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呼籲乘客履行社會責任,包括:

1)主動提供聯繫方式和行程資料;

2)一旦有發燒、流鼻涕和咳嗽等症狀,請戴口罩;

3)要打噴嚏或咳嗽時,請用紙巾蓋著嘴鼻。

疫情期間正確使用公共運輸

在這個人人防疫的非常時期,每天使用巴士、地鐵、德士等公共運輸工具的大有人在。門把、扶手、按鈴、座椅等都是病毒傳播媒介,該如何確保自己身在其中而不受侵害?

自備消毒液

若長時間握住扶手,可在下車後可馬上使用消毒液,消除手掌上可能沾染的細菌。

別用雙手觸碰臉

若在車內打噴嚏,儘量別用手捂住口鼻,應使用紙巾,並在下車後將用過的紙巾丟入有蓋垃圾桶。最後再用消毒液消除手上的細菌。

戴上口罩

若持續出現感冒、咳嗽等症狀,切記戴上口罩,以免將病菌傳播給他人。另外,如果口罩沾上唾液,必須立刻更換口罩。專家建議每4小時就應更換口罩。

別亂丟垃圾

任何使用過的紙巾及塑料杯子,表面上會沾滿了細菌。所有的垃圾應丟入有蓋垃圾桶,不可隨意棄置於公交車上。保護環境衛生,人人有責!

注意個人衛生

在這個非常時期,新加坡交通業者會定時為地鐵、輕軌列車以及巴士進行消毒,尤其是扶手、把手、座椅和窗口等乘客頻密觸碰的地方。地鐵站、輕軌列車站和巴士轉換站也將進行更徹底的清洗和消毒工作,讓乘客們可安心使用公共運輸工具。

最重要的是要維持經常洗手的好習慣,一天下來,雙手觸碰到的東西多不勝數,而且,若在雙手不幹凈的情況下用餐,就可能將細菌「吃」進嘴裡,後果不堪設想。

居家如何消毒滅菌

為維持環境衛生,阻隔病毒傳播,新加坡國家環境局發布指南,教導民眾如何對可能暴露在病毒下的區域,進行清潔消毒。國家環境局建議屋主以及建築物的所有者或管理者,如果在確認有人在該區域感染病毒後,更要及時採取相應消毒措施。

若懷疑住家存有病毒,可透過以下方式進行消毒:

1)每天使用消毒劑擦地板至少兩次,進行消毒。在擦拭時,應避免從未清潔區域移至已清潔區域。

2)使用浸有消毒劑或漂白劑的布,擦拭所有經常接觸的區域,例如把手,門把,開關和桌子。

3)取出床單、枕頭套、毯子和其他織物,在洗衣機中加入洗滌劑進行清洗。

4)如果可疑患者還在等待檢驗報告,在結果呈陰性前,請勿使用他們的床墊、枕頭、地毯和墊子。

5)所有使用過的衣物和抹布以及清潔廢棄物,都應放入雙層垃圾袋中,並將這些廢棄物同其他家庭廢物分開,儘快作為常規廢物處理。

6)在完成清潔後,應立即淋浴和更換衣服,並讓房屋通風。

消毒步驟

資料來源:新加坡國家環境局網站

特別提醒:

由於正值特殊時期,進行完清潔行為後,生物危險品處理袋也應通過環境局指定的回收業者進行處理。使用消毒劑時應該利用濕布擦拭,而不是噴霧。這是因為噴霧覆蓋面可能不全面,且容易產生煙霧。

消毒人員應戴手套,身穿長袖衣物,並佩戴護目鏡和N95口罩,以加強防護。過程中手套若不小心破損,應該立即取下並更換。清潔後也應先去除防護裝備,然後用肥皂洗手。

一次性防護服以及生物危險品處理袋,可通過網絡購買,清潔業者也有相應渠道獲取。

新加坡在面臨史上最強挑戰,

戰勝難關需要全島民眾的廣泛參與!

疫情當前,大家應該同相關政府部門配合,積極參與到「新加坡保潔運動」(SG Clean),聽從官方指示 攜手渡難關,抑制病毒繼續傳播!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37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