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會宣布正式解散,意味著新加坡接下來就要「換季」了。
而就在今早,李光耀次子,我們李顯龍總理的弟弟—— 李顯揚確定加入新加坡前進黨。

來源:yahoo
這消息一放出來,感覺海內外媒體都有點「沸騰了」。。。。。。

不過椰子君還記得從去年開始,李顯揚就已經和前進黨黨秘書陳清木「同進同出」了。
比如在前進黨成立前後,李顯揚就有公開發面簿表示支持。
下邊是去年一月在面簿上的發文

此外在更早2018年11月5日的時候,大家還發現李顯揚和陳清木外出一起約早餐~

當時就有人猜測這兩人是不是要一起成立政黨呢。。。所以,這回他會加入前進黨,還真是一個有跡可循,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椰子君也聽說,李顯揚早在三個月前,也就是說在阻斷期開始之前,就已經「官方正式」加入前進黨了。

那麼今天早上的事情,是等於正式向媒體宣布?
咱們來了解下~
巴剎「圓桌會議」
李顯揚加入前進黨
今早這雨還在下著呢,前進黨一行人就已經來到中荅魯巴剎,隨行的還有一波媒體。
有媒體特意注意了一下,今早PSP一行人的早餐都吃了些什麼:雲吞麵,烤吐司和Kopi 。。。
當然這不是重點啦~ 咱們先來看下現場畫面感受下
我們可以看到下邊這位戴白色口罩的安哥,就是前進黨的黨秘書陳清木。
他正在跟媒體解釋,李顯揚三個月前就加入了前進黨,但是由於疫情這個消息遲遲沒有宣布。

此外陳清木的話里話外也透露著,前進黨很看重李顯揚。
「你會知道他什麼時候準備好。但他還為了我們的政黨做了很多其他事情。我認為他現在已經是前進黨非常重要、有力的一員了。」
這時能看到陳的手上拿著一張「證件」,明顯就是前進黨的「身份牌照」了。

到這裡就是正式「授牌」了,同時也是在官宣李顯揚成為前進黨一員。

不過有網友覺得這個時機挑的未免太巧。
前一天國會剛宣布解散,隔天就官宣李顯揚入前進黨,這「借東風造勢」的意味似乎有點不要太強烈?
而陳清木評價了昨天李顯龍總理的全國講話:
他覺得不該挑這個時候大選,在這個時候呼籲大選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來源:mothership
陳清木的意思大概是現在這會還在新冠疫情時期,所以並不是最佳的大選時機。
不過,這個觀點馬上就被底下的網友回懟了。。。
「這不是不負責任,我們需要負責的是我們自己的健康。請帶好你的口罩,洗洗你的手。」

「這麼多人,有保持安全距離嗎?想要造出個Tan Cheng Bock 感染群咩?」

「每個人罰300新!好危險的,他們在想什麼?」

顯然網友的們的關注點是疫情時期,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才是最負責任的表現~
另外現場也有很多媒體對陳清木和李顯揚進行採訪提問。
比如【雅虎新加坡】就有問陳清木為什麼李顯揚選擇加入前進黨。
陳清木的回答是:「因為他喜歡我們。」
對於這個回答椰子君就不做評價了呃。。。。。。
不過大家明顯更為關心的是,既然加入政黨了,而且還是反對黨,那麼李顯揚的下一步動作會不會就是競選?
這一點李顯揚並沒有正面回答,他只是說「如果我這麼做了,你會知道的。」
對於李顯揚加入反對黨這件事,其實現在新加坡還真的是各說紛紜。
網友評價
最為明顯的一個擔心,就是這個:
「李顯揚加入前進黨,作為反對黨發聲,那沒什麼不好。但我擔心他這麼做的原因是家庭矛盾和個人私怨。」

也有網友很不客氣地指出一點:
「除了傳播不和諧以外,他還為新加坡做了什麼?」

不過也有網友是覺得不管怎麼樣,走著瞧咯~
「好像事情有意思起來了。但我更想知道他們是要打算怎麼讓新加坡變得更好?可能前進黨會讓藝術家的職業變成必要的?」

這位網友這樣講不懂是不是認真的。。。但還真有網友回覆: 「我還真想知道要如何怎麼做讓藝術家變得必要。。。」

評論當中也有不少前進黨的粉,是表示支持的 「李顯揚,為新加坡和新加坡人做對的事,我們相信你和陳醫生。」

「恭喜陳醫生和李先生,李先生,你的父親一開始也是站在對立面的,所以我們也期待你可以出現在國會為新加坡人講話。」

但是,反對的人也不在少數:
「完全不驚訝。。他的父親了解他,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新加坡不能交到他手中!」

「當你自己的家人做出這種事情,你就會覺得真的是 cannot tahan(受不了)。」

「如果你不是李光耀的兒子那麼你認為你會有這麼大的關注度嗎?」

不過綜合看起來,不管是支持的反對的,大家其實都關心這一點: 「如果新加坡真的卷進個人私怨和喜好,那麼新加坡危險了。」

早上的中荅魯「圓桌會議」上,前進黨的黨秘書陳清木還很明確地表達了這樣一個意思:
「他(李顯揚)不僅僅是一個普通人,他的父親是新加坡的創始人,這是很重要的。
我認為他現在選擇加入我們,也是一個明確的信號,證明現在的(當局)不是他的父親(李光耀)想要的。」

來源:Yahoo news 不知道椰友們看了是個什麼想法?
從字面上理解的話,上邊這段話透露出的邏輯是這樣的:
因為他的父親是李光耀,這很重要,所以他也不會是個普通人。
言外之意顯然是覺得身份重於作為。而這就是奇怪的地方。

來源:Yahoo news
對於現在的新加坡來說,大家更看重的是這個人做了什麼事情,這件事情是不是能對新加坡的發展更好。
確實,李光耀總理建立了新加坡,這就是他的作為。
而在一代,兩代,三代,四代以後,新加坡如今所處的國際形勢,面臨的優勢與挑戰,又將和當初建國那會完全不同。

來源:Pinsent Masons
這個時候說「不是他的父親想要的」,似乎是一種更主觀的說法。
然而如今的新加坡需要的,是更多客觀考慮: 「什麼才是現在的新加坡需要的?」
「怎麼樣才是對大家好的?」
而能實現這些考慮的是實際行動,而不是身份。 椰友們覺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