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班時間快到了,工作卻怎麼也做不完,壓力山大!
這時候來個高脂肪、高熱量的零食,好像又有繼續做下去的動力了?
(沒錯,紅螞蟻說的就是此刻的自己,相信不少蟻粉也能感同身受。)
藉由飲食尋找慰藉也不是什麼壞事,只要別暴飲暴食就好。
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在高壓情況下,會傾向選擇高脂或高糖的「暖心食物」(comfort food)作為應對壓力的犒賞。
殊不知,這份「犒賞」其實會讓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變得更糟糕。

這是犒賞,還是懲罰?(ALAMY)
英國伯明罕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
在壓力大時吃高脂食物,會減少流向大腦的血液,影響血管功能。
嚴重的話,還可能增加患上心臟疾病的風險,對心理健康和認知功能產生負面影響。
少吃高脂餐 保腦保血管
這項研究的參與者年齡介於20歲至30歲,各項健康指標都正常。他們在接受測試前,分別獲得一份高脂餐和低脂餐。
進行測試時,他們必須在八分鐘內回答幾道心算題目。答題速度會逐漸加快,一答錯就會被提醒。
研究人員也告知參與者,他們正同其他參與者直接競爭,每答錯一次就會扣分。
覺得壓力還不夠大?參與者還能在大螢幕上實時目睹自己的表現。
測試結果顯示:
比起攝取低脂餐,在面對壓力時攝取高脂餐,會降低大腦的供氧量,使含氧血紅蛋白減少四成。
氧合作用降低,也會引發不良情緒和心理健康問題,使壓力更加嚴重。

要在八分鐘內回答心算題目,每答錯一次就會扣分,壓力也太大了吧?(網際網路)
首席研究人員貝納姆(Rosalind Baynham)解釋,這項測試模擬了參與者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都會面對的日常壓力。
「當我們感到壓力時,心率和血壓都會升高。隨著血管擴張,流向大腦的血液也會增加。」
此外,血管的彈性也是衡量血管功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研究發現,在精神緊張時攝取高脂食物,會使血管功能降低1.74%。在高壓情況結束後的90分鐘,動脈的彈性也開始降低。
早前的研究證明,當血管功能降低1%,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13%。當參與者攝取高脂食物,血管功能損傷持續的時間也更長。
貝納姆建議,為避免影響血管功能,人們在壓力大時應改吃蔬菜和水果,而不是高脂食物。
「下次參加大型會議或求職面試時,不妨拒吃免費餅乾,改吃漿果。說不定你會感到更放鬆,可以更好地應對壓力。」

求職面試壓力大,應該也不會有什麼胃口。(網際網路)87%新加坡人感到壓力 16%無法應付
研究團隊指出,現在的世界充滿壓力,即便沒有戰爭和物價上漲等外在因素,人們每天仍會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
以新加坡來看,造成壓力的因素離不開通貨膨脹、生活成本上升,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
國際醫療保健公司信諾早前發布的民調就顯示,87%的新加坡人在2023年感到壓力,比全球平均比率的80%還要高。
其中16%甚至因壓力過大而無法應付。

研究顯示,16%新加坡人因壓力過大而無法應付。(海峽時報)
新加坡國立大學綜合診療所首席營養師吳美玲提醒,如果吃東西只是為了減壓,或許可以考慮更健康的紓壓方法,例如散步、閱讀、看喜劇、跟親友聊天等。
「習慣採取跟飲食無關的對策,就比較不會藉由吃喝紓壓。」
(不然就學學中國和日本的年輕人,隨身攜帶氧氣瓶,壓力大時就吸幾口氧氣……)
吳美玲也建議避免在辦公桌上擺放零食,如果是居家辦公,應避免在廚房附近工作。
「要是食物在視線範圍內,自然很難抵擋誘惑。換個地方,遠離誘惑,就比較容易減少吃喝。」
有趣的是,紅螞蟻在整理這篇《海峽時報》的報道之前,心裡一直想著炸雞。沒想到,一點開報道,肯德基炸雞的廣告就映入眼帘。
廣告商估計在暗自捶心肝:世上的新聞這樣多,你卻碰到我……(請自行腦補鳳飛飛的BGM)

(海峽時報網站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