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讀寫障礙協會在大巴窯開設新的學習中心,以更好地滿足這一區的需求。
中心也採用科技,設立中央行政部門,讓工作人員能夠遠程為12個中心提供服務。
占地330平方米的新中心位於大巴窯1巷第240座組屋底層,主要服務中部和東北部地區的學生。中心共有11間教室和圖書館等設施。

中心採納新科技,設有中央行政辦公室,並在12個學習中心裝置了攝像頭。(圖:新加坡讀寫障礙協會)
中心採納新科技,設有中央行政辦公室,並在12個學習中心裝置了攝像頭,也就是說,所有學習中心不需要有行政人員值班,工作人員在大巴窯的辦公室可通過攝像頭畫面監測所有中心的情況,如果有公眾或家長前去任何一家中心,他們都可以通過門口的對講機顯示屏遠程提供協助。家長也可以通過電腦系統報名課程或繳費等。
協會總裁李翔說,這將有助減少人力。
他說:「12個中心原本需要24個櫃檯人員,採用科技設立中央行政辦公室後,我們只需要4到6位員工來管理12個中心的櫃檯。這些員工都被分配到不同的崗位進行其他的工作,比如同家長進行溝通、安排上課時間、整理學生的學習進度報告等。在這之前,櫃檯員工也需要做這些工作,集中力被分散了,現在他們就能專注做某一項工作。」

新加坡讀寫障礙協會在大巴窯開設新的學習中心。(圖:新加坡讀寫障礙協會)
在課程方面,大巴窯新設的中心同另外11間學習中心一樣,提供識字、中文、學前教育、科學和數學等課程。
李翔表示,中心目前有三到四位教師,如果學生人數繼續增加,協會將培訓新教師。
他說:「因為實龍崗、盛港和碧山的中心需求較高,因此我們選擇在大巴窯設立新中心,接收多一些學生,幫助減輕其他中心的需求。每個中心都有大概30到40個學生在等待加入我們的課程。」
每年有大約1000名學生到協會進行測試,其中有三成的學生沒有正式被診斷患有讀寫障礙。協會去年4月開始擴大服務範圍,幫助這群學生。至今已有50人在協會的課程下受惠。
目前,協會只為幼兒、中小學和高等學府學生提供服務。不過,他們觀察到,有越來越多成年人到中心進行測試,了解自己是否有學習困難。協會希望未來也能為成年人提供幫助。
數據顯示,在所有人口中,大約有4%到10%的人患有讀寫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