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新加坡人朋友圈縮小、跨族群好友也變少 說的是你嗎?

2025年02月07日   •   855次閱讀

仔細思考一下,你能稱得上好友的朋友有多少,其中,異族好友又有多少?

如果十根手指頭數得完,你其實並不孤單。

根據一項調查,過去六年間,新加坡人的朋友圈顯著縮小,

每個人的平均好友數量從2018年的10.67,減少至6.49。

至少擁有一名跨種族好友的國人比例,

也從2018年的55.5%,微幅減少至53.2%。

在作為多元社會的新加坡,這是個值得關注的現象。

這項調查由新加坡政策研究所和種族和諧資源中心(OnePeople.sg)合作展開。

上文提到的「好友」(close friend)定義為:不是親戚,但可以自在相處、傾訴心事,或向他們尋求幫助的人。

近年來社會風氣改變,人們的整體朋友圈普遍縮小,是造成新加坡人跨種族交友更不易的原因。

值得欣慰的是,同一份調查發現,國人對新加坡種族與宗教和諧的信心持續提升。

有65.4%的受訪者認為新加坡的種族和宗教和諧處於良好或非常好的水平,較2018年的數據57.1%高出8.3個百分點。

各族之間的信任程度也有所提高,

77.6%的受訪者指出,若出現類似冠病疫情的全國危機時,他們相信超過半數的華族會提供援助。

相信過半馬來族、印族和歐亞族會提供援助的受訪者比率也都超過四分之三,分別達到69.7%、68.6%和67.4%。

整體而言,作為多元社會,新加坡種族及宗教關係處於持續向好的趨勢。

但面對全球各國種族主義愈演愈烈,「我群」與「他者」界限劃分越來越頻密的浪潮,新加坡在耕耘與維持種族和諧這一塊,沒有停下來的本錢。

調查發現,超過六成受訪者認為種族和宗教和諧處於良好水平。(海峽時報)

新加坡人的「第二天性」

政府今日(4日)就在國會為新推出的《維持種族和諧法案》提出了二讀。

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在為法案進行二讀指出,人類天生會基於種族身份而形成群體,這是所謂的「自然秩序」。

「但新加坡改變了這種自然秩序,並讓這種新的狀態成為我們的第二天性。」

這裡提到的第二天性,紅螞蟻理解為人們對多元社會的接納包容,以及跨越種族藩籬的交流及來往,甚至肯認這個世界因多元而更美好。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2021年的一份調查便發現,有高達92%的新加坡人認為擁有不同背景,包括種族背景相異,使新加坡成了一個更宜居的地方。

尚穆根在國會為《維持種族和諧法案》提出二讀。(GOV.SG)

新推出的《維持種族和諧法案》的一大亮點是社區關係修復措施(Community Remedial Initiative)。

這項措施的用意,是修復刑事懲罰無法彌補的傷害,和解及改過自新是兩大目的。

其中的三大要素將包括:

提高人們的意識,使人們了解涉嫌違法者的種族歧視行為如何影響他人;

要求涉嫌違法者通過志願服務或其他適當方式,彌補起對個人及社群造成的傷害;

安排涉嫌違法者及受害者及受害社群參加反思活動,鼓勵雙方和解。

無論如何,套句尚穆根的說法:

「法律能告訴你什麼不該做,但法律無法強迫你跨越種族和宗教界限,善待你的鄰居,和你的鄰居做朋友,建立關係。」

團結種族與宗教背景不盡相同的全民,單靠法律並不足夠。

在法律框架外,還有太多需要用以維繫多元社會和諧的要素。

相互交流並了解,是重要一環。

相互交流是維繫多元社會和諧的要素之一。(聯合早報)

今年是新加坡建國60周年。

當年,對如何建立及管理多元社會的分歧,是新馬分家的導火線。

事後,兩國大相逕庭的發展軌跡,說明政策不向特定族群傾斜,政治人物保持克制,避免挑起爭議引發族群間的猜忌,是多元社會長治久安的關鍵。

跨族友誼減少,或許是因人們變得更離群索居而致,亦並不意味著族群間的和諧與互信減弱。

但在「第二天性」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多元社會,任何信號,都需要謹小慎微地應對。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8379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513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446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