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洲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多樣化的投資機會,地區財富的增長也是如此,因為越來越多的富裕亞洲家庭尋求專業管理家族理財辦公室,並將財富分散到不同的地區和資產類別。
儘管近年來中國經濟放緩給亞洲前景蒙上了陰影,但許多金融公司已在新加坡設立辦事處或擴大團隊,以利用在亞洲的投資機會。加拿大公共基金和養老金管理公司阿爾伯塔投資管理公司上個月在新加坡開設了辦事處,這是該公司在亞洲的第一家辦事處,也是該公司在全球的第三家辦事處。

新辦公室使AIMCo能夠利用新加坡在金融服務業的深厚專業知識、一流的基礎設施以及與該地區其他國家更緊密的聯繫來利用投資機會,該地區也擁有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發達和新興市場。
AIMCo高級董事總經理、首席投資策略師兼新加坡主管黃明偉在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表示:「我們希望謹慎地增加對該地區所有資產類別的配置,包括直接和間接私募股權投資、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他說,AIMCo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將其地區投資從4%左右增加到10%。該公司管理著1683億加元(1659億新元)的資產。
AIMCo有四名當地員工,並計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展到20名左右。AIMCo最大的區域投資是澳大利亞天然氣和電力公司AusNet、總部位於澳大利亞的亞太數據中心平台AirTrunk和韓國工業天然氣供應商大松工業天然氣有限公司。
新加坡趕上香港 成九個主權財富基金和養老金亞洲基地

AIMCo辦公室的成立使新加坡成為9家主權財富基金和養老基金的亞洲基地,趕上了香港。全球投資公司康橋匯世宣布擴大其亞洲團隊,董事總經理嚴明教將從波士頓總部遷至新加坡,嚴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亞洲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機會,也為地區財富的增長提供了機會,因為越來越多的富裕亞洲家庭尋求專業管理的家族理財辦公室,將財富分散到不同的地區和資產類別。」。她指出,亞洲對投資組合管理服務的需求強勁,尤其對另類投資感興趣,包括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投資以及影響力投資。 截至6月底,康橋匯世有5600億美元的資產在管理和諮詢中。此外,挪威主權基金挪威銀行投資管理公司(NBIM)在9月初宣布,將關閉其中國辦事處,並將其亞洲中心遷至新加坡。該公司副總裁Trond Grande指出,新加坡辦事處已經證明了其作為整個地區中心的能力。
在地緣政治和中美科技戰中,風險投資公司紅杉資本最近剝離了其在美國和中國的業務,並選擇新加坡作為其辦公地點。另一家風險投資公司GGVCapital也宣布將拆分為兩家獨立的公司,一家專注於亞洲,另一家專注美國,其亞洲總部位於新加坡。
其他最近在當地開業的公司包括德國投資管理公司Aquila Capital、歐洲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LGIM以及總部位於英國的氣候諮詢和投資公司Pollination。市場人士指出,得益於良好的地方監管和亞洲樞紐地位,新成立的金融機構繼續強勁增長。畢馬威合伙人、交易諮詢主管兼交易服務主管Stephen Bates在接受採訪時指出,越來越多的金融公司有興趣向新加坡擴張,尤其是在新興的金融科技和資產管理行業。這主要歸功於政府的激勵措施、新加坡有競爭力的經濟、穩定的金融服務業和全面的智慧財產權框架。
可變動資本公司架構吸引金融公司

德勤投資管理主管Michael Velten認為,可變資本公司(VCC)結構在新加坡的引入是一個重要因素,去年10月,新加坡有660家可變資本公司,同比增長260家或65%,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增長。財富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瑞信(Wrise)董事長譚學斌(Tan Hok-pin)表示,過去一年,新的金融機構,尤其是總部出現了明顯的激增,這主要是由於當地有利的監管環境和新加坡作為全球亞洲門戶的戰略位置。陳表示,除了抓住地區機遇外,一些金融公司正在新的地點設立,以更接近客戶。「該地區有很多來自投資者的多代『舊錢』,他們希望加強ESG投資,需要更有針對性的計劃來吸引金融服務公司擴張。」
需求增長超越供應 吸引人才壓力加大
貝茨指出,隨著越來越多的金融公司進入新加坡,吸引人才的壓力越來越大。然而,新加坡在吸引和發展人才方面處於亞太地區的前列。新加坡吸引和留住頂尖人才的關鍵原因之一是其強大的經濟基礎和對創新和技術的高度重視。
新加坡勞動力市場已經緊張,金融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專業人才需求。這主要是因為需求增長超過了供應,尤其是在家庭辦公領域。此外,金融專業人員需要廣泛的專業認證、培訓和審計,而且被僱傭的時間更長,有些人選擇加入時間更短的行業。威爾頓表示,該行業已經認識到了這一挑戰,當地財富管理學院提供了一系列支持人才發展的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