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基金會將開設新項目 助較低收入家庭改善生活

新加坡社區基金會將開設強大社會集體項目(Collective for a Stronger Society),設立一個彙集慈善捐助者、非營利組織、公共和私營組織的新平台,協助較低收入家庭改善生活。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陳聖輝昨天(7日)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該部門開支預算時說,這個項目由該部門同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和公益金(Community Chest)合作推出。
該項目將配合政府的努力,通過利用慈善領域資源,非營利組織和其他社區利益相關者的專業知識,來協助並確保較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狀況獲得改善。
項目將採取全面的方法,通過滿足較低收入家庭不同需求的計劃,支持並改善他們的生活,當中包括提供兒童教育和發展、就業以及健康等方面的援助。
為了應對這些領域,強大社會集體項目將策劃由非盈利組織與社會企業所推出有計劃,讓慈善捐助者進行捐款。
與此同時,陳聖輝指出,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將持續與公共、私營和民間部門密切合作,加強本地誌願服務和慈善生態系統,協助鼓勵更多人回饋社會,強化我國的關愛文化。
截至去年12月,關愛新加坡義工綜合中心已吸引近10萬名志願者加入,並為超過60萬名受益人提供援助。
文社青部將繼續同夥伴密切合作,為關愛新加坡義工綜合中心和社區夥伴建立志願者的管理能力,讓他們掌握必要技能,更好地在全島24個社區接觸、培訓和部署志願者。
另一方面,文社青部已在新加坡心理健康網絡(SG Mental Well-Being Network)下,於女皇鎮、瑪麗蒙和新加坡管理大學推行三個新的社區互助圈(Well-Being Circles),將全島設有的社區互助圈增至12個。
包括青少年在內的超過3000名居民已挺身而出,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來照顧自身以及他人的心理健康。
截至目前,新加坡心理健康網絡已通過社區互助圈彙集了私營、民間和公共部門的近50個機構和組織,並培訓了超過600名可被調動去為其他人提供援助的人員。
此外,新加坡心理健康網絡還收到了設立更多社區互助圈的意向,因此正制定一本相關手冊,作為一套指南來幫助有興趣的人在社區建立自己的社區互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