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醫療體系強在哪裡?

2023年09月05日   •   2394次閱讀

一提到新加坡,大家就會聯想到美麗的花園城市,高度嚴厲的法律規章,全球領先的教育體制,良好的稅收環境。還有就是讓人看重的超高品質的醫療保健水平,以及世界一流的醫療機構。那新加坡的醫療體系強在哪裡呢?

PART 01 國際認可的領先排名

早在2014年,彭博社就將新加坡列為世界上最有效的醫療體系,新加坡位列第一(共51個國家)。在新加坡已有13家醫院和醫療機構獲得國際聯合委員會品質認證(JCI),占獲得認證的亞洲醫療機構的三分之一。

新加坡是全球擁有最安全血液供應服務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血液醫學中心 (Centre for Transfusion Medicine)因採用高標準的安全用血措施和輸血服務管理而享譽國際。它已被指定為世界衛生組織合作夥伴。歷年醫療費用總額占國民生產總額低於4%,經濟合作組織國家平均為10%。(新加坡統計局)

>>>> 根據最新頂級醫學雜誌《柳葉刀》排名,新加坡的公共衛生全球排名第一。

>>>> 2014年彭博社(Bloomberg)發布的最高效醫療體系排名中新加坡位列第一。

>>>> 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評為亞洲最有效的醫療衛生系統。

>>>> 被政治與經濟風險公司 (PERC)評為2009年最有能力應付大型醫藥危機的亞洲國家。

>>>> 每年,到新加坡接受醫療服務的海外群體多達100餘萬人。

PART 02 完善的醫療服務機構

新加坡提供基層醫療、綜合醫療和中長期護理三級醫療服務,這些服務由私立、公立和民間團體的醫療機構提供,並將以上三種護理方式結合起來形成連續護理體系,通過各方合作為病人提供綜合性護理服務,以協助病人快速轉診。

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曾自豪地總結道,「在確保人人都享有必要的醫療照顧的同時,我們並沒有大量地耗費資源,也沒有讓病人等待過長時間。」

基層醫療包含預防保健以及健康教育兩大部分。基層醫療服務中80%由私人診所提供,另外20%由政府綜合診所提供。政府利用價格槓桿鼓勵人們去診所看門診,減少大型綜合性醫院的就診壓力。

PART 03 醫療分級和轉診制度

最底層的,是遍布全島各地的基礎醫療單位,包括社區醫院、診所和護理院。這些醫療單位是病人生病時可以造訪的第一層機構。絕大部分我們平時常見的毛病,比如感冒、咳嗽、小傷小痛什麼的,都可以去這些機構解決。

中間一層是新加坡的各種綜合性醫院。如果一些毛病在診所或者社區醫院看不好,那麼就需要診所醫生寫推薦信,將病人送去綜合性醫院向專科醫生進行就診。

而頂端的金字塔尖則是一些專科醫院,比如癌症治療中心,精神病治療中心等。

分層級的醫療系統,可以有效地將病患分流:一些不是很嚴重的疾病,在診所和社區醫院那一層就可以應付,因此無需去大醫院占用寶貴的醫療資源。

反過來說,如果沒有診所醫生的推薦信,通常也不能預約綜合醫院的專科門診,就算預約上了,看病的費用也不能報銷。

PART 04 適應性的醫療保障體系

新加坡政府針對醫療保健體制的現實狀況,提出了「3M醫療保險體系」,即保健儲蓄、健保雙全以及保健基金。新加坡倡導每個人必須對自己的健康負責,首先自付醫療費用,然後是家庭、社區幫助,最後是政府補貼,以保證高質量的醫療服務與可控成本的平衡。成本高,會將低收入者擋在門外;綜合醫療體系低,會造成小病大醫和過度醫療等問題。這一體系的建立在對國民提供高效卓越的醫療服務同時,對控制醫療費用的總支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PART 05 人性化的醫療服務

新加坡的醫院非常注重人的需求,例如設置諸多功能性入口以縮短病人的步行距離;在入口區域分設區域小巴接駁站、計程車及私家車落客區、無障礙車位、獨立的候車區等。在醫院內匯聚各地美食的食閣是標準配置,通常還設有咖啡廳、銀行、超市、小型書店和花店等。

另外,醫院極其重視開放性與私密性的關係,強調隱私的保護。公共區域完全開放,且流線清晰,而治療區域則被嚴格管控,各功能區域相對獨立,避免人流的交叉干擾。醫護人員工作生活的空間在設計中尤為重要。區別於常規的空間規劃,新加坡醫院往往弱化科室間的界限以促進合作,通過空間的營造獲得更多的偶發性收穫,從而迸發出新的思想。在工作場所中提供各種形式的工作環境,注重人才的吸引與保留,提倡「快樂的員工能夠帶來更好的護理服務」。

此外,還有一些功能模式上人性化的考慮與創新,例如在黃廷芳綜合醫院中,設計者提出了「一床一窗」的設計概念,即通過建築介面的處理使每一個病人都擁有一個獨立的採光窗,改善了住院病人的康復條件,是一種非常有益的嘗試。

PART 06 細緻的醫療環境體系

新加坡醫院的開放性較強,將醫院設計納入整個區域規劃,在交通、景觀等多方面,增進區域內的微循環。醫院方主辦大量的社會活動、健康教育諮詢活動,通過教育傳達健康的觀念,削弱了公眾對醫院的恐懼感。除傳統醫療功能外,醫院為周邊社區提供大量服務,使醫院成為倡導公眾健康意識的地方以及可信賴的醫療衛生機構,使「以人為本·綠色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

由於城市空間有限,新加坡醫院往往內部空間狹小。因此,設計師將內庭院、架空層以及屋頂花園作為景觀設計的重點。新加坡地處熱帶,雨量充沛、空氣濕度高,非常有利於淺覆土植物的生長。同時,醫院建築內部的公共空間不設置集中空調系統,利用開敞庭院、外廊形成進風通道,利用中庭、內院引導氣流組織,形成自然、生態的內部循環系統。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0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721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379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