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工友今晚就要離開了
新加坡四年,感觸良多
這是一段不短的【告別文】
記錄了他在新加坡四年的點點滴滴
但是如果你耐心讀下去
應該會流下感懷的眼淚
……

【壹】
一個工友要回國了。他待滿兩年,合同到期,不想再繼續,要回家另做打算了。我們四個人出去吃飯,算是為他小小的送行。
結束後準備回去,不巧地鐵正在檢修,停運了,所以我們只能搭乘公交部門提供的其他公交車。這樣的公交車繞路,又走走停停,原本不到一小時的車程現在要超過兩個小時。不過也罷,還有車坐,不必花很多錢坐計程車。至於時間,反正我們每天都在蹉跎歲月,還在乎這一兩個小時嗎!
突然發現來新加坡這麼久,還是第一次坐這麼長時間的公交車,也有機會看看車窗外、夜幕下新加坡的景象。有的地方熟悉,有的地方陌生,但不管是熟悉的還是陌生的,對我來說都是親切的。

我來新加坡四年多了,四年時間足以讓我們習慣一種生活方式。比如初來新加坡不適應這裡炎熱的氣候,每天每天不停地喝水。一遍遍地喝又一遍遍地渴,一遍遍地渴又一遍遍地喝,似乎嗓子上的乾熱永遠無法濕潤。而現在喝水的頻率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
比如剛來時若沒有空調,身上不住地出汗,即便是低溫的清晨和夜間也總是想去沖涼,看到有人穿外套覺得無法理解。而現在晚上睡覺時甚至都不需要風扇了,連續陰雨的天氣也會考慮要不要買個外套;
比如剛來時聽當地人講新加坡式華語感覺很彆扭,物品不論什麼,不論大小,都是幾粒,幾隻。「 兩粒西瓜」,「 三隻啤酒」,「 粒」和「 只」是通行量詞。「你會不會聽」就是「你能不能聽懂」。
諸如此般,不勝枚舉。而現在早就習慣了新式華語,並且還學了許多當地方言,用他們的說話方式來交流。

四年里,送走了幾個老員工,迎來了幾個新員工,又送走了幾個由新員工變成的老員工,迎來送往一批批,而我還沒有離開。
四年里,工作由苦累到輕鬆,工資也漲了許多。
四年里,對新加坡由憧憬到失落,到習慣,到喜歡。
但,我要離開了。過不了多久我就會長久的離開這裡,離開這個我生活了四年的地方。看到這裡的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尋常街道,一草一木,覺得很留戀,所以就有了這篇告別長文,總結自己在新加坡生活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以作紀念。
【貳】
我很喜歡火車。
這條家鄉的鐵路送我去了很多地方,畢業後它送我去北京,去廣州,去南京,去蘇州,去杭州,去海口,最近它送我到上海,然後看我乘飛機來到萬里之遙的新加坡。
一開始我沒有選擇乘火車,而是買了汽車票,但是臨行的前兩天,那天是大年初五,大範圍降雪,我擔心高速封路,停在半道上可就趕不上飛機了,於是立馬決定改乘火車。
春運期間一票難求,我只能分段買票,徐州—上海。到了徐州站等車時,列車一直晚點,期間我考慮改坐汽車,但是大雪還在下,高速公路更不可靠。
最後我心一橫,我哪都不去了,就在這等車,也不管能不能趕上飛機,你什麼時候來我就什麼時候上車,能趕上飛機很好,趕不上就算,該改簽改簽,該取消取消,到時候再說,現在就是安心等待。
這樣一想,心情放鬆了,悠哉悠哉看著候車室里的人。說也奇怪,沒過一會兒,顯示屏顯示開始檢票,車來了。
一路上我體會著獨自一人離家遠行的狂野與孤獨。爸爸媽媽弟弟,三姨一家,來車站送我,叮囑我注意安全注意身體。我可愛的弟弟一言不發,默默地看著大家和我說話,他比我小很多,沒有什麼可以囑咐我的,而是我囑咐他好好學習,聽媽媽的話。接著我拉著行李在他們的目送下進入站台,我們消失在彼此的視線里。

我踏上了乘坐過無數次的列車,但是那一次,當我邁上台階的那一刻,我的前方道路就開始轉變方向了,通向一個未知的世界,我的心情是忐忑的,是興奮的。
現在回想一下,也是從那一刻起,對於我身後的故鄉,我或許踏上了一條不歸路,我不知道我什麼時候回去,我不知道還回不回得去,我不知道我想不想回去,我不知道是想還是不想還是隨便,我不知道這條路是對還是錯。
可是我想,只要是正道,路無所謂對錯,堅持走下去,風景一樣獨特。而當火車汽笛鳴響的那一刻,結局就已經寫好。幸好人生無法劇透,因為探尋未知,才顯得生活有意義。
【叄】
走出國門心情很激動,但第一次坐飛機還是有點忐忑的,況且還是一個人。那天我拖著大行李箱,早早地來到了高大上的浦東國際機場。我的航班是凌晨起飛,可我下午五點多就到了,到處找辦理手續的地方,怎麼也找不到,只好問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說航班起飛前兩小時再來。好嘛,來得太早了。
來時家裡大雪紛飛,我穿了棉大衣。可是機場裡一點也不冷,我的大衣就像我的青春無處安放,就這樣敞懷穿在身上(我沒有手再拿一件衣服,行李箱也塞不下了),我分明感覺自己就是鄉巴佬進城了。等時間的過程中,我來到大玻璃牆邊,第一次近距離看到這麼多飛機,看著這些飛機,我就想到了遙遠的新加坡。新加坡,我要來了。
終於等到辦理登機手續的時間了,我並不知道流程,好在同班機的乘客越來越多,我就隨大流了。到我了,我把準備好的證件材料都拿出來,學著別人的樣子把行李箱放在工作人員旁邊的台子上,然後就收走了,就收走了,哎,我的行李箱啊。我以為只是拿去檢查還要還給我,可左等右等不見下文,我問別人,答:送上飛機了,下飛機再去拿。好吧,服務真好。

登機,隨大家上飛機嘍。啊呀,飛機里長這樣啊,我睜大我好奇的小眼睛,不停地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擺弄我的座椅,小桌,小電視。我的位置在機翼後一點點,我和窗口隔了一個座位,能看到機翼延展出去。我發現下雨了,目測小到中雨,應該會晚點吧,新聞里常常說因為天氣原因航班延誤。
然而我錯了,到了機票上寫的起飛時間時,飛機動了。我才知道,這點小雨飛機是可以起飛的。可是很長時間飛機都在緩緩移動,我就納悶了,這樣的速度加速到可以起飛要猴年馬月啊,這樣想著,飛機停了,得嘞,且等著吧。
突然,發動機轟鳴,身體緊貼后座,飛機快速加速,恍然大悟,原來剛才是進跑道,現在才開始起飛。速度越來越快,也非常顛簸,然後感覺身體傾斜,超重,平穩,飛機離地了。我飛起來了,爸爸媽媽,我飛走了,再見!祖國,我飛走了,我要出去看看世界。

前面座椅後背有小電視,有一個介面顯示飛行狀態,有飛行高度,速度,軌跡等等,目的地是新加坡。現在還在浙江上空。飛了很久很久,看地圖,還在中國境內,又過了很久,看地圖,還在中國境內,不由得感慨,我的國好大啊。
有一次和辦公室一個新加坡人聊天,他剛從台灣回來,我們問他玩的好嗎,他說累,坐車時間太長。一個中國同事問,能有多長?他以很誇張的語氣說,你們知道台北有多大嗎,從台北到台中要很久很久哎!
我和這個中國同事以很鄙夷的心情小聲嘀咕,台北能有多大呢,就算整個台灣又有多大呢!可能看出我們的不屑,他又說,我不了解你們啦,反正我從小到大在新加坡生活,駕車最長也不超過兩個小時。
新加坡很小,我查了資料,中國一個普通縣就有三個新加坡大,在新加坡從東到西,從南到北,開車不超過兩小時。在大部分新加坡人眼裡,乘車超過三小時就是長途了,然而在我們中國人眼裡,三小時是我們出遠門的起步時間吧,一天的汽車一天的火車都是家常便飯,我們很同情他那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肆】
我從未想過我的人生經歷里有四年新加坡這一段,人生果然充滿了不確定性。不過這種不可預知的魅力也正是我非常著迷的地方,就像看電視劇,千萬別劇透,如果知道了結局,中間的故事情節就索然無味了。
此時此刻這段經歷走向結束,站在這個節點作為馬後炮的總結,我竟發現了這些事情發生的必然因素,回看過往,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大學畢業後,我眼高手低,工作中只是不滿和抱怨。接下來大半年無業,在家看書準備考公務員,無果,遂放棄。又找了份工作,但工資太低。而此時,爸媽生意不順,賠了許多,家裡沒有積蓄,還欠了很多錢,我們家面臨破產了。

爸媽老了,折騰不了了,弟弟尚小,所以又想到了我去新加坡,因為要趕快掙錢把債還上,並維持家裡的正常開支。我要成為主力,而爸媽變成輔助,因此,挑起家庭重擔的責任最終促使我來到了新加坡。
表面來看,家裡的經濟危機是我來新加坡的主要原因,但我細細思考,經濟原因只是一條導火索,整個事情更像是命運的苦心安排。
上天為了挽救我,安排我來到了新加坡,用他獨有的手段教導我做人做事,改變我對生活對工作的態度,重新塑造我。

且看上天是如何教導我的。
關於工作,我之前不是眼高手低,心浮氣躁,看什麼都不順眼嗎,我來新加坡第一天就去公司的庫房搬貨做體力活,同時還有幾個不友好的同事。以前沒做過體力活,開始做有些受不了,一箱箱的銅件鐵件,分量不輕,就這樣搬進搬出。
個別工人欺負新人,吆三喝四,頤指氣使,態度惡劣。所有這些,如果在國內,我肯定拍拍屁股走人不幹了。但是,現在不可以。我連出國的費用都是借來的,我要是不幹了,全家就沒指望了。所以我必須堅持。
後來我常常自嘲我就像是孫悟空。孫悟空本領不大,脾氣不小,刪改生死簿,給個養馬的工作還不樂意,偷吃蟠桃,仙丹,大鬧天宮,竟然喊著皇帝輪流做,今天到我家,想去當玉皇大帝,把他能的不輕。最後被如來佛一巴掌壓在了五行山下五百年。孫悟空力大無窮,起初差點掙脫了壓迫,結果如來佛在山上掛了一道符,孫悟空就老老實實動彈不得了。
我也是被生活一巴掌打到了新加坡,家裡的重擔就是那一道符,壓在我身上,我也動彈不得。一巴掌打得我每天身心俱疲,尤其是心情的極度失落。但沒辦法,我沒有退路。當前的處境要求我放低姿態,那我就放低姿態,放下身段,卑微到塵埃里,卑微到泥土裡。

個別同事欺負新人嗎,來吧,髒活我來不推辭,累活我乾沒問題,你們開心就好。那時候每天工作十二三個小時,在庫房裡不停地忙進忙出,都沒有時間坐下來,晚上加班加點掙那點加班費,每半個小時都斤斤計較。有的月份每天都在工作,整月無休,終於體會了掙錢的不容易。連續的體力活很累,雙腳很痛,忍著不說,也沒有人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