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信賴國內公立醫院,我也想擁有這份國外資源。聊聊新加坡醫療體系&健康險

2021年07月12日   •   7695次閱讀

本周聽了一場新加坡保險同行的分享,內容很多,設計新加坡醫療體系、醫療水平、藥品的資源,政府、個人、商業險,所承擔的作用,健康險的形態、市場態度…

很有趣,同是亞洲國家、亞裔思維,很多體制和理念,驚人的雷同。

它是小而發達的國家,市場與國際開放接軌,也可以讓我們看到很多近在眼前的趨勢。特此整理了此篇小文章。

01 醫療水平

新加坡素醫療素以體系高效、水平高超著稱。在世界衛生組織WHO、柳葉刀Lancet、彭博社Bloomberg的各類醫療排行榜中,新加坡都是在亞洲數一數二,在世界名列前茅。

占據地理優勢、新加坡當時無愧的是東南亞甚至亞洲的醫療中心,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印尼、菲律賓的王室政要,都會以新加坡作為就醫首選地。

當年汶萊的公主,不幸罹患乳腺癌,也是在一直新加坡求醫治療。

最打動我的,新加坡的藥品。

它沒有所謂的「國產藥 VS 進口藥」,全部都是國外採購的,非常國際化,可以說全球的藥,都是新加坡的藥。

多家全球醫藥巨頭的亞太區總部都設在新加坡,大部分特效藥、創新藥也都可以和美國、歐盟做到同步上市。

這點相較於國內,絕對是巨大的優勢。

目前國內進口藥的審批上市流程,滯後於國外,少則三四年,多則七八年。

國內的腫瘤醫生,也只能在已經上市的藥品里做選擇。病人考慮的還是「錢」,來選擇進口藥,還是仿製藥。

而惡性腫瘤的治療,全球新藥研發、疊代非常迅速,國外有論文、有數據、有案例、有方案,大陸卻沒有準入相應的藥品。對於大部分國民,即使肯花錢,新藥也是觸及不到的。(詳見04的案例)

02 社會福利體系

國家作為綜合統籌,建立一整套社會保障體系,國民有公積金帳戶,分為住房、醫療、養老的帳戶。

(PS 這不就是我們國內的五險一金了:住房公積金、醫保、養老金)

工作人士、家屬,都會有相應的醫療保險,有一張醫療卡,政府會給予補貼,對於自費人群、國外人群就非常貴,沒有任何補貼。

03 醫療體系

新加坡的醫療體系是「分級制」。

小病,導流進基層就醫、實現更快捷就醫,減輕大型醫院的壓力。

國土不大、高度城市化,幾百米距離就有可觸及的家庭醫生、私人診所、綜合診療室(政府開設的、相當於公立),看病非常方便,有全科醫生做基礎的診療。解決不了的病情,他會寫一封推薦信,才能去大型專科醫院就診。

(PS 這就是中國近年一直推行的「分級診療」嘛,不過大家還是習慣大病小病跑三甲。)

醫療機構呢?

醫院,分為公立醫院(也叫 政府重組醫院)和私立醫院。

公立醫院,承擔了大部分人的就醫任務。目前有幾家,每年醫療的GDP占比是比較高的。

私立醫院,很多以個人診所的形式,在一些商業地產樓設立,如需手術、住院病房,還會和公立醫院有很多的合作。

新加坡鷹閣醫院

醫療水平無從評論,但有一點是確定的:私立醫院效率是非常高效的,甚至上午看過了,下午就可以準備入院手術了。有需要可以馬上安排,相當於「用錢買時間」。

公立機構,免不了要排隊。即便在如此高效運轉,預約後基本也要等上3-4周。

新加坡邱德拔醫院

新加坡的私立醫院極為發達,而且是體現在硬體、軟體、運營機制的全方位發達。

聽過這樣一句話,「新加坡的公立醫院像國內的私立醫院,新加坡的私立醫院像五星級酒店。」

住院的各種檢查,全部都有護士來引導和陪同,完全可以安心「躺平」。

至於私立醫院的醫生,各個都是頂尖大咖。因為在新加坡,私立醫院和醫生並不是僱傭關係,而是合作關係。每家醫院更像是一個醫療綜合體,醫生租用醫院的診室、設備和手術室,打造屬於自己的「獨立IP」。這是一個成熟、充分競爭的市場。

國內近幾年私立醫院發展的趨勢,也有這個意思了。很多頂尖的公立醫生,為了更多地醫療自由度、決策權,也在大力擁抱私立醫院,以合作或者僱傭的多種形式在開展醫療。

一二線城市的私立醫院,越來越完善;對於我們消費者,實質是花錢買效率、買水平、買舒適。

舉個身邊的例子1:

朋友因為卵巢的問題,需要住院手術,在杭州的浙二醫院,需要先在門診完成幾項住院前檢查、拿報告、排隊登記等床位、來來回回要跑幾趟;而在浙二對應的私立院區-明州醫院,當天就安排了住院,準備次日手術,主刀醫生同樣來自浙二醫院。

舉個身邊的例子2:

杭州有鼻炎寶寶的家長會知道,杭州有個非常知名的耳鼻喉科醫生L主任,在公立醫院一號難求,等他做「腺樣體」手術,動輒2-3個月,暑假更是排不到。

而同樣是他,也在一所私立的耳鼻喉科看診,同樣由他主刀手術,一般1周就可以安排了。為了就是安心和效率。

04 一個赴新就醫的案例

不得不說的一個醫療案例,2019年,我的一位同事D女士,不幸罹患乳腺癌,分型並不太好,惡性程度非常高,容易生長和擴散。國內醫生給的手術方案,很可能要切除乳房,也讓她非常猶豫和痛苦。

不幸中的萬幸,她購買了Bupa的高端醫療險。Bupa迅速啟動病案管理,提供國際第二診療意見,建議她前往新加坡的鷹閣醫院就診,有位醫生在這類乳腺癌治療是非常擅長的。

在新加坡,她被安排進行了非常成功的化療,手術也是保乳的形式,讓她多了很多慰藉。

之後,她使用的——Kadcyla恩美曲妥珠單抗,比較有名的乳腺癌靶向藥,當時在國內還沒有上市。而早在2013年,Kadcyla就獲得美國FDA首次批准,直到2020年1月,才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上市。(整整滯後了7年時間)

先進一流的靶向藥,價格都不菲。Kadcyla一個療程是6萬人民幣,她14個療程,共84萬,加其他費用,總花費是158萬。其中138萬發生在新加坡,20萬發生在國內。(全部由醫療險承擔)

2013年,Kadcyla就獲得美國FDA首次批准,2020年1月,才在國內獲准上市。

05 醫療險

值得注意的一點,在私立醫院就診時,接待的護士首先會問:

「您有沒有商業醫療保險?

您的保險可以COVER到什麼程度(報銷範圍、比例)?」

如果沒有商業險,就醫是非常昂貴的。

一是因為已開發國家,消費本來就高。二,全部藥材、器材,都是進口的。

雖然全民已覆蓋醫保,政府作為全民的福利體系的制定者,肯定是要偏向保障中低收入者。所以基礎的醫療條件有限,住院房間6人間及以上、每年的報銷額度也不高。

很多國民有有更高的醫療要求,只能自己來做醫療升級,當然一半的升級費用可以動用自己的醫療保險金。升級,全部交給商業保險公司,目前有7家。

升級到什麼程度呢?豐儉由人。

可以住公立四人間;

可以到單人間、選擇主治醫師;

最好,不想等,就升級至涵蓋私立診所......

不同的升級,對應不同的保費。就看自己對於醫療條件的渴求度在哪裡。

06 醫療險和重疾險

在國內,重疾險占有健康險領域大部分份額,醫療險近幾年才發展起來。

在新加坡呢?

新加坡,同樣的亞裔思維(重視儲蓄),也經歷過這麼一個崇尚重疾險的階段,當時醫療險還沒有這麼完善。在90年代,新加坡政府重新審視健康險並改革變遷,發展趨勢有所不同。

現在醫療險,報銷比例非常高、基本能報銷95%,這樣國民完全不需要擔心醫療費的支出。而且醫療險,略大的醫療場景都可以用到、體驗非常好,比如,做胃鏡也算是手術,也是可以用醫療險報銷的。

重疾險,更多解決收入損失的問題。生大病了,不能夠馬上回去上班賺錢嗎?需要保險公司給一筆錢,讓我們可以躺平、休養。在新加坡,配置完醫療險後,部分人士也會考慮部分配置。

新國國民對重疾險的需求相對較弱,這可能是和國內的保險形態大相逕庭的。隨著國內醫療險越來越完善,意識度提升,國內也會經歷這個保險觀念的轉換階段,更重視一份優質的醫療險的配置,直接解決高昂複雜的醫療費用。

05 溝通無礙

除了就醫本身以外,溝通無障礙也是國人選擇新加坡就醫的重要因素。

新加坡是一個由華人為主體的國家,華人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74%。這個比例也同樣反映到醫院,不管是醫生還是護士,溝通上基本不存在障礙。

剛才的故事中,D女士就診過程中有充分的的表達機會,醫生會聽得很多,最後給出他的建議。還會對患者說:「你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嗎?還有什麼需要問我的嗎?現在你來到新加坡,來到了我的診所,你不用擔心,你放心,我們會照顧你。」

就是這樣一種態度、一種溫暖的力量,讓面對病魔的你不再害怕。

06 閒聊利率

新加坡,房貸利率1.5%,低得讓我們驚掉下巴了。

活期存款萬分之五,基本等於無息。

可見已開發國家一個一個,都是利率奇低的。

總結一下

新加坡醫療水平足夠發達,地緣近、語言通,是國人境外就醫的優質選擇。

新加坡的藥品可及性,大大優於國內。創新藥全球化、同步上市。

即使已開發國家的醫療福利,也只能是提供基礎的保障,升級醫療,都是靠個性化的商業險來解決。

已開發國家的健康險市場成熟穩定,國民對醫療險的接受度會優先於重疾險。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8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