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巴窯東夜間蔬菜批發市場在關閉三周後昨晚重開,僅約三成的攤販營業,客流量也減少近六成。營業前攤販們須在現場進行抗原快速檢測。
位於大巴窯7巷的大巴窯東夜間蔬菜批發市場早前因有多名攤販感染冠病,業者自願於本月3日起暫停營業14天,直至17日。新加坡食品局在17日受詢時指出,由於市場又出現新病例,業者決定延長關閉期到23日。
據《聯合早報》早前報道,於本月19日被列為感染群的大巴窯8巷第210座巴剎和熟食中心的攤販懷疑是到該批發市場進貨時受感染。記者前晚(9月24日)約11時走訪批發市場,一名曾確診的攤販曾金輝(64歲)受訪時說,自己是到位於大巴窯1巷第127座的巴剎送貨後,才發現感染冠病。
「在批發市場暫時關閉前,我曾到大巴窯1巷的巴剎送貨。後來該巴剎的菜販確診,我就接到衛生部的通知,要求我進行檢測,結果是陽性。於是,我在陳篤生醫院住了五天,但我無法肯定自己是否是在那裡被感染。」
記者走訪批發市場時也發現,食品局在市場內設立了一個檢測區。攤販們進入市場後,工作人員便會要求他們在現場進行抗原快速檢測,結果為陰性才能恢復營業。
據了解,平日批發市場有15至20個攤位營業,但直至今天凌晨零時30分,只有七個攤位恢復營業。攤販們也說,與三周前相比,客流量少了很多。
在市場經營蔬菜攤已逾50年的王友成(76歲)說,自疫情開始,市場的客流量就減少了不少,就今天而言,客流量下跌了約60%。
他也說,因市場關閉三個星期,所以不確定客流量能否恢復如常。「我們的顧客主要是巴剎菜販、餐飲業者和家庭主婦等。這段期間不知道他們去哪裡買菜。我有通知他們今天重新營業,但無法確定他們是否會回來。」
不過包括王友成在內的多數攤販在其他地點仍有攤位以及固定客源,所以收入並未受太大的影響。
經營蔬菜攤已有40多年的施建春(61歲)說:「顧客少了很多,可是我的菜園有供應給本地的超市,所以影響不大。這裡的批發市場主要是賣給巴剎菜販,他們大多是已下訂單的固定客戶。」
也有不少熟客在得知市場重新營業後,便馬上回去採購新鮮蔬菜。
在批發市場附近經營迷你超市的李文國(64歲)說:「過去三個星期,我安排菜販從他的巴西班讓批發市場送貨到我的店,每一趟須付150元的送貨費。現在他們從這裡出貨,我就可以省下一筆送貨費。」
住在碧山一帶的張女士(52歲,家庭主婦)約三個月前得知有這個批發市場後,每周都會前來一次。她說:「這裡的蔬菜價格優惠,有超市沒有售賣的種類,更重要的是十分新鮮。」
對於是否會因批發市場出現多起確診病例而感到擔心,她說:「既然政府已批准這裡恢復營業就表示攤販的健康沒問題,所以我並不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