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排球到泡咖啡,沙灘排球隊前女國手,為守住家住80多年歷史的咖啡攤位,告別球場,與哥哥及雙胞胎姐姐組成第三代兄妹檔,為咖啡檔注入新元素,當起「摩登咖啡妹」。
坐落在廈門街熟食中心的咖啡攤位「咖啡快座」(Coffee Break),常出現一名年輕女子忙碌的影子,她就是蔡逢惠(34歲),看著她沖泡咖啡的熟練手藝,殊不知她曾是排球國家隊選手。
蔡逢惠的祖父在1935年經營咖啡店,父親後來在文達街開小餐室,過後轉到廈門街熟食中心設立「咖啡快座」,蔡家的咖啡生意共有80多年歷史。
她的童年少不了咖啡香,每逢周末和哥哥及雙胞胎姐姐,幫忙端咖啡給顧客,19歲時她也全職幫父親打工一年。

蔡逢惠與兄姐接手位於廈門街熟食中心的「咖啡快座」,她離開國家排球隊,當起「咖啡妹」。

蔡逢惠(右)在國家排球隊的7年里,曾代表我國參與各沙灘排球區域賽事。
她的求學生涯,少不了排球。她在中學和初級學院排球打得出色,升上大學後,更是被揀選加入沙灘排球隊。
近7年里,她代表我國參與了眾多沙灘排球區域賽事,畢業後也在新加坡排球總會任職。但她心中總有一塊大石。
「我知道爸爸在等我們接手生意,雖然他沒有直接說,我還是感覺身負重任。」
27歲那年,她覺得運動生涯遇到瓶頸,毅然決定與哥哥蔡逢捷(37歲)接手咖啡攤位,隨後也說服雙胞胎姐姐蔡逢恩(34歲)參與。
運動健將出身的她,發現長時間站著泡咖啡、招待顧客也能讓她精疲力盡。她笑說:「我當初以為體能蠻好的,但總要在打烊後,坐在攤位前休息一小時,才有精力開始收檔。」

蔡逢惠認真觀察和練習兩年,才能掌握沖泡咖啡的手藝。
********************
剛接手「老招牌」攤位,生意就猛跌50%,三兄妹努力研發新飲料口味,憑創意贏取新顧客群。
父親堅持要子女花兩年學習泡製咖啡,為了維持咖啡的水準,還不允許讓顧客喝,只能給自己品嘗,從中慢慢改進。
蔡逢惠透露,她與哥哥剛接手攤位時,生意猛跌50%。
「也許顧客不信任年輕人能沖泡出好喝的咖啡。」
他們沒放棄,努力研發創新的飲料,推出海鹽焦糖、格雷伯爵茶、南瓜香料等口味的咖啡,配合新一代的味蕾。
生意隨後變火紅,一天最多能賣出500杯咖啡。「咖啡快座」如今在芳林小販中心有分店,兩家店面共聘請10多位全職和兼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