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全力打造2025鄰里新天地,通過不同計劃幫助鄰里商家吸引更多顧客

你了解本地夜市的文化歷史嗎?國家文物局推出名為《嘞隆!嘞隆!新加坡夜市》的展覽,同公眾分享夜市的演變過程和歷史。展覽率先在三巴旺圖書館展出到月底,之後會到大巴窯、宏茂橋、盛港和裕廊西圖書館展出。
政府全力打造2025鄰里新天地,通過不同計劃幫助鄰里商家吸引更多顧客。企業發展局表示,商家對當中的視覺營銷計劃興趣濃厚,計劃推出不到一年,已有近130家鄰里企業加入,超過一半完成了培訓和店面翻新。
位於宏茂橋的這家腳踏車店2019年開業。業者說當初選擇在鄰里開店是為了靠近居民。但業者指出營業一段時間後,店面開始變得凌亂。公司於是在今年初加入視覺營銷計劃改造店面,業績之後增長一到兩成。
自行車站創辦人曾煒勝說:「在排放貨物的方面,我們學習了很多,就比較容易找到貨物。人群量也多了一些,因為比較舒服了一點,人家也會比較想進來看看走走這樣子。」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鄰里企業署長章家鴻說:「最常的反饋的挑戰就是說,他們鄰里企業往往不知道說要如何地去吸引顧客,或吸引不一樣的族群上門。那我們在這一方面不只是硬體的更新,那我們也提供了一些培訓,比如說拍拍照片、寫文案等等,也讓他們得到了更好的一個能力來經營他們的店。」
在錦茂經營這家童裝店的業者指出,店面原本有一半的空間用來儲存商品,但她後來發現如果要讓業務增長,就必須有更大的零售空間,不過她不知從何下手,直到當局人員上門邀請她加入視覺營銷計劃。
童裝店負責人黃玉梅說:「我已經準備好花一筆錢,但有了政府的津貼,的確幫我省下一點錢。更好的是計劃有一名視覺營銷專員來協助我。我是可以靠自己讓店面變得好看,但當你有這個領域的專家來教導你時,還是有一點不同的。」
業者說店面改造後,營業額增加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