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槤劇院
1 Esplanade Drive, 038981
逼格十足的藝術中心也不總是高不可攀的,有時候也是親民得讓人愛上這個地方,比如,戶外劇場總是有樂隊進行即興的演出,還偶有周末遇上免費的劇場演出,還有可以自由玩耍的屋頂花園。
很多人一開始以為,可能是設計師喜歡吃榴槤,或者是想要融新加坡的飲食文化到建築設計中來而已。結果卻不是,設計團隊DP Architects從昆蟲的複眼為設計靈感,設計的建築外殼,沒想到卻深深以「大榴槤」這個象形符號,讓人們記住了這個建築。





from visitsingapore.com
翠城新景
/ 建築設計:OMA,奧勒·舍倫 /
「積木大樓
180-226 Depot Road
翠城新景共有31棟公寓大樓,每一棟都以一種看似隨意的方式從各種不同角度相互遞疊,以確保各棟大樓不會構成直線。
六邊形布局確保居民享有平衡的私人和公共空間,讓家家戶戶在彰顯個性之餘,濃厚的社區氛圍也絲毫不減。
在人口越來越多的城市,對個人空間和隱私的需求正快速成為一種奢求,如何平衡併兼顧兩方面的發展愈發顯得重要;舍倫的創舉和理念,或許正可成為其他許多都市空間學習的典範。





from Iwan Baan
皮克林賓樂雅酒店
/ 建築設計:WOHA /
「花園酒店
3Upper Pickering Street,牛車水
如果您熱愛環保,又想縱享奢華,入住賓樂雅品牌特殊系列酒店旗下的皮克林賓樂雅酒店,即能得償所願。步入這家位於中央商業區的酒店,恍若進入熱帶密林的奇幻境地。整座酒店建築處處綠意盎然,酒店的樹木和花園與附近公園的青枝綠葉融為一體。
實現終極綠色城市意義的花園酒店,樓高四層的繁茂園林、瀑布和花牆,是酒店總占地面積的兩倍以上,姿態各異的植物群將酒店院落裝點得格外美麗,營造出了大自然的和諧感。






from Patrick Bingham Hall
南洋理工大學學習中心
/ 建築設計:Heatherwick studio /
「小籠包
50 Nanyang Ave,639798
由Heatherwick Studio工作室設計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學習中心,在新加坡是一個具有教育里程碑意義的建築。作為南大的校園重建計劃的一部分,學習中心被設計成了一個可以容納33000名學生的新建築。
在這個結構里,混合排列著社會空間和學習空間,這樣創造的動態環境而更有利於學生和教授之間的隨意和偶然的互動。建築一共設有12個錐形圓塔,每一塔樓裡面都布置有圓形的教學輔導室。在基地上的12個錐形塔,以一個寬大的公共中庭相互連接並且提供了56個沒有角落或者明顯正面或背面的教室。這些體量的靈活的形式讓教授能夠更好的組織學生,並鼓勵每個人之間有更緊密的合作。





from guanjunxuezhang
南洋理工
藝術設計和媒體中心
/ 建築設計:DP Architects /
「草坪屋頂
50 Nanyang Ave, 639798
草坪屋頂延伸到地面,人可以自然行走,而絲毫不會覺得在爬行屋頂。館內引入天然光線,節省能源,圓錐體頂部的天窗還能形成空氣對流,將熱氣帶走。


from 南洋理工大學官網

from RAFTAAR PHOTOGRAPHY
南部山脊景觀帶
/ 建築設計:RSP /
「波浪橋
Henderson Waves
一條長達9公里的自然景觀帶,連接新加坡三大公園,波浪般的金屬外殼游離在木質的橋體一側,同時也利用金屬外殼所遮蔽的空間來做休息的座椅,形成了一些逗留空間。


from designboom


from sgliulian.com
濱海盛景豪苑
/ 建築設計:克里斯多夫·英恩霍文 /
「綠色梯田
23 Marina Way 018979
濱海盛景豪苑加強了新加坡「城市花園」的美稱,在6000多平方米的區域內種植了250多種植物,綠化面積在世界範圍內首屈一指。鱗次帶比的高層見充滿了獨具熱帶風情的花草樹木,城市中不乏靜謐,綠林中不乏繁華。





from liannian
濱海灣金沙酒店
/ 建築設計:Safdie Architects /
「無邊泳池
10 Bayfront Avenue Singapore 018956
整個酒店的亮點當然是屋頂上的無邊泳池了,巨大的船型屋頂平台連接著三座塔樓,上面除了無邊泳池,還種植了大量的樹木,營造花園體驗。
濱海灣金沙酒店收集了由摩西·薩夫迪精心挑選的7個由藝術家完成的特定場地作品,以增強遊客的體驗。




文章來源:環球觀築